隔震结构力学性能测试及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隔震技术是不同于传统抗震技术的一种被动控制技术。它通过设置隔震层来延长结构的周期,改变结构动力特性,吸收并消耗地震能量,以确保结构的安全。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隔震技术在应用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美国Northridge地震(1994年)和日本阪神地震(1995年)地震区隔震结构的强震观测结果表明,隔震结构是当前一种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的新型结构。 本论文从隔震结构的叠层橡胶支座竖向压缩性能研究开始,完成了一隔震结构(三里河三区12#地危旧房改造工程)施工过程中橡胶支座的竖向变形现场实测。根据实测数据和施工荷载模拟,得到了施工过程中叠层橡胶支座竖向变形随上部荷载增加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橡胶支座竖向刚度的因素。此前国内尚没有这方面实际工程的实测记录,此次实测为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参数和资料。 其次,本论文对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环境脉动作为激励振源,测试了一叠层橡胶支座隔震结构(三里河三区12#地危旧房改造工程)的脉动响应信号,并利用工程振动反演理论分析得到了该结构的固有频率、振型、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将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以认为用脉动法获得的是隔震结构发生微小变形时的动力特性,为今后进行隔震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最后,本论文完成了比例为1/10的高层板柱剪力墙(无梁楼盖)隔震结构模型和非隔震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对比试验。对隔震结构模型和非隔震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进行了比较,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在不同强度的地震作用下,隔震结构各楼层的加速度反应明显减小,各楼层加速度值沿高度呈明显K字分布,即加速度值先减小然后继续增大;隔震结构项部的最大加速度反应约为非隔震结构的1/3,其上部的总水平地震作用降低1.5度左右,隔震效果明显;隔震模型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很小,上部结构基本呈整体平动状态,非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大于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非隔震结构呈整体弯曲变形状态;采取隔震措施的高层板柱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大大改善,明显减小了上部结构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抗震安全性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混凝土损伤本构关系研究是混凝土结构破坏力学研究中的基本问题,尽管混凝土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结构中,但如何理解和反映混凝土受力过程中的损伤及破坏机理,并不十分清楚。
桩锚支护体系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深基坑工程,其支护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研究是基坑工程中的一个热点课题。目前,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研究大多采用现
如何对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的耐久性评估,为在役结构的维修决策和新建结构的寿命设计提供依据,已成为当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的迫切任务。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钻孔灌注桩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但灌注桩在施工时桩底易产生一定厚度软弱性质的沉渣,国内外很多学者逐渐关注和重视到桩底沉渣对桩基础承载性状的影响问题。为对此
地铁车站深基坑稳定性评价及其破坏模式研究是岩土工程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开展地铁车站深基坑稳定现场监测及数值模拟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北京地铁奥运支线森林公园站北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水资源紧缺现象日趋严重,亟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雨水作为主要的天然来水资源,其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缺少科学的
本文采用秦荣教授提出的QR法来分析斜拉桥结构的静力问题,以QR法的具体理论结合斜拉桥结构的实际,创造了斜拉桥结构分析的QR法。QR法的主要一环就是建立结构的计算模型,本文针对
弦支穹顶(suspendome)是一种新型复合空间结构体系。它运用张拉整体思想,将单层网壳和索穹顶巧妙的结合起来,并综合了二者各自的优点,可以实现更加经济、合理地覆盖更大的空间,是
近年来,混合配筋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工程结构中已经普遍使用,特别是在大尺寸的结构当中。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或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相比,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配筋形式及受力
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是指以钢管混凝土为柱肢,以空钢管、型钢或钢板为缀件,相互连接而成的格构式构件。它具有承载力高、韧性和塑性好、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大量应用于如高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