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主题。研究两者的发展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把握新常态下我国区域结构调整,清醒认识区域内部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进而谋划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培育增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活力和持久动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中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产业结构也存在结构性偏差,因此,在新常态下厘清两者互动机制,推动两者互动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了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两者指标体系,进而对两者的互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建立了两者互动框架。其次,选择中部地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加权汇总的方法对两者发展水平分别进行了测度。再次,梳理了两者互动的内涵与表征,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两者互动状态进行了测度与分析。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对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1)现阶段,两者互动发展协调性不够,缺乏一定的持续互动发展能力;(2)新型城镇化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3)第一产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型城镇化的进程,第二产业是目前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未能有效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4)新型城镇化指数与产值结构指数、就业结构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5)新型城镇化指数是产值结构指数、就业结构指数的Granger原因,但反向不具有这种关系,产值结构指数与就业结构指数互为Granger原因。进一步分析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中部地区农业人口众多,存在先天制约;(2)产业发展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劳动人口未能合理转移;(3)城镇功能不完善,未能发挥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据此,本文从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要素流动、完善城镇功能和提供政策保障四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演进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和产品在国际间的流动越发频繁,港口物流业在全球综合运输网络中的作用也愈发凸显。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对于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港口是带动区
In this paper,we present a new algorithm to solve a kind of nonlinear time space-fractional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n a finite domain.The method is base
来楚生(1904—1975)号然犀,字初生,亦作初升,浙江萧山人,是20世纪继吴昌硕之后书、画、印三绝的艺术大师。其篆刻直追秦汉,章法奇崛有致,刀法老辣苍茫。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吴
商业地产行业是资金和资源投入密集、需要长期培养获得长线回报的高门槛行业。随着国家对住宅市场以限购、限贷为主要形式的严厉调控的深入,商业地产在国内发展迅速;但巨额资
电源MOSFET、稳压器、控制电路的进步使开关电源变得更小,并使功率密度超过1 W/in3,而效率则超过90%.产品寿命周期正在迅速缩短,竞争则变得更严酷.当各种设计彼此相似时,更短
导读:羊是一种挺常见的动物,可是很少有人看到小羊羔是怎样出生的。小作者王海燕经历了一次神奇的旅程,真是让人羡慕哪!春节前,奶奶家添了一只小羊羔,那是一只刚刚出生的小羊
动物福利即根据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采取相应的行为和提供外部环境,保障动物能够健康、舒适并愉快地生存,良好的动物福利行为有助于增加经济效益。山东省是中国的生猪主产省,猪肉是山东省消费者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但是在生猪动物福利的保障程度上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不仅影响着猪肉质量,也影响着山东省生猪产业的长远发展。养猪场户的动物福利行为对于从源头上保障生猪动物福利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
学位
Motion planning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technologies for autonomous driving.To make motion planning models able to le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to deal wi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中国记者》杂志编辑来电询问多位老记者近况.其中包括我1978年至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学习时的导师——人民日报社原记者部主任、
期刊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一科一课之功所能奏效的,需贯穿落实在整个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