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褐指藻全基因组代谢网络重构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y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pti)作为研究单细胞硅藻的模式生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脂肪酸含量(占20%-30%干重),而且还富含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多种高附加值活性物质,尤其富含二十碳五烯酸(Eieosatrienoicacid,EPA)(占总脂肪酸30%),同时它的遗传和代谢信息均以公布。   为了从细胞整体上来探讨藻类光合作用效率,碳固定和油脂积累,本课题围绕三角褐指藻全基因组代谢网络重构这一中心环节,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从公共基因组及KEGG代谢途径数据库出发,自动获取了代谢网络模型的原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精炼,完成了数据库向网络模型的转化,成功构建三角褐指藻全基因代谢网络模型。   该网络的亮点是从代谢反应的角度对光合作用机制(水的光解,电子链传递和质子梯度),脂类代谢和EPA的合成进行详细描述。利用38种细胞结构单元(糖氨酸酸和核苷酸等)成功构建了表征细胞生长的生物质方程。   对网络模型分析表明:(1)异养条件下,细胞的生长速率,TAG和EPA的积累均高于光自养;(2)单因素模拟(葡萄糖,O2,CO2,光照和硝酸盐)研究表明葡萄糖为三角褐指藻的最适碳源,存在光饱和及高浓度C02抑制效应,氮胁迫不利于细胞生长,但促进油脂的积累;(3)双因素模拟(葡萄糖与O2;CO2和光照)研究确定了培养条件的最适配比;(4)单基因敲除模拟研究发现,318个基因中261个为非必需基因,57个为必需基因。双基因敲除中有82,448对必需基因。   三角褐指藻网络模型的成功构建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细胞代谢机理和光合作用机制,而且为微藻生物能源的产业化过程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Pselaphodes属团隶属于Pselaphitae超族下属之Tyrini族,Tyrina亚族,乃一类体态小至大型、形态结构相似、广泛分布于农林生态系统中的捕食性昆虫,捕食对象多为小型无脊椎动物
蕨类植物,由于其独特的演化位置和形态结构的多样性,在植物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水蕨被用作研究遗传,生物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的模式物种。近年来,蕨类植物越来越受
目前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若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无疑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大量研究表明很多半导体氧化物是很有效的光催化剂,它们可利用光能降解水中的有机物,或者光
二氧化碳的地质封存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探索高温高压下,CO2对储层岩石物性、储层岩石的渗透性的影响,本文以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地区储层岩石和石英为
目的:对贵州某品牌54°董香型白酒做微量成分的检测分析;并观察不同剂量灌胃大鼠4W、8W、12W对肝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1)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为了提高深部调驱的效率和原油采收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水溶性酚醛树脂调驱剂。本文主要对该调驱剂(体系)的分散性能、耐温性、耐盐性
  目的:研究中老年人群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压水平的关系.方法:对于“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2009年的数据进行横断面分析,研究对象为北京部分地区≥55 岁人群共1458 人,被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