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3.2%,一直稳居全国前列。同时,浙江经济也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区域产业集群为代表、以专业市场为依托的区域特色,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随着浙江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以工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部门比重远远高于传统产业部门比重。其中制造业占GDP比重达到45%左右,成为推动浙江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速增长的浙江制造业依然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和结构性缺陷:长期以来以投资和出口导向驱动、以低成本扩张战略等推动造成了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地区资源环境代价牺牲较大、投资消费关系失衡等问题,而全球金融危机所造成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行使得这些矛盾凸显,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和损害。这主要是由于浙江产业结构层次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和企业素质总体不高等问题所造成的。因此,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无论是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还是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创新活动中,都需要健全、完善、便捷的金融服务相配套。浙江省以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为主导的区域金融结构,要求金融·资源配置必然偏重于国有企业,而高成长性的、技术创新活跃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这种区域金融结构的扭曲必然导致区域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扭曲、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区域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和产业升级受阻等问题。因此,总结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缺陷,加强区域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研究,寻求有效服务于浙江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结构、体系及运行模式,这对于优化区域金融结构,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浙江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回顾近年来关于金融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阐述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本文的思路和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重点突出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研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升级模式间的互动机理;第三部分对浙江省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分析了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情况;第四部分以实证研究为主,依据技术创新多元驱动模型和五因素模型,利用面板数据分别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并比较分析技术创新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中介效应;第五部分为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其中基本结论是:
金融体系的发展规模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十分显著;银行集中度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对技术创新有着不显著的负向阻碍作用;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显著阻碍着技术创新的发展,却不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融资结构则对技术创新有着不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却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据此分析认为,浙江金融发展规模有效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但现有的银行业结构、融资结构和贷款结构并未有效促进技术创新,反而形成了资金堆砌下的产业结构“虚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