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现代派”诗研究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obo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诗歌有着深厚的传统,而“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使传统诗歌形式有了一次巨变。在悠久的文学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诗歌,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巨变中从古典传统走向白话新诗。白话新诗的发展是多种思潮共同促进和推动的过程,从胡适、郭沫若的诗体解放到“新月派”诗人的“三美”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早期象征派”到30年代兴起的“现代派”,新诗得到不断的开拓和发展。就诗歌自身发展而言,诗歌流派间的对立和融汇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其中“现代派”就是在借鉴了“早期象征派”诗学追求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虽然“现代派”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处于非主流的位置,尤其1949年新政权的诞生,出于政策的需要,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成为官方主流文艺,而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创作在大陆已趋于沉寂了。然而,在隔海相望的台湾,纪弦、覃子豪等引发了一场“现代派”诗歌运动。“现代派”诗歌在台湾的兴起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的。在国民党迁台后的五十年代,台湾地区文学被一股“白色恐怖”所笼罩,国民党大力推行反共文学,使文学成为钳制人民思想意识形态的工具,随着国民党赴台的文学家们面对如此的专制,势必会有所反动,而更能表达精神困境的现代诗歌便成为诗人捍卫艺术所推崇的一种创作追求。纪弦是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发起人,同时是“现代派”的掌门人,他制定的诗歌理论“六大信条”,除了第六条带有应景的政治色彩外,其他五条正体现了其开放、创新,求新求变的精神。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诗歌的创作实际在某种程度上是与其诗歌理论脱节的,尤其是“新诗乃是横的移植,而非纵的继承”一条为许多诗社成员所诟病,这也为日后“现代派”内部分裂埋下了隐患,因此而发生了几场关于现代主义的论争。原“现代派”元老之一的覃子豪便是出于对“现代”的制衡而成立“蓝星”诗社,相较于“现代”,“蓝星”则趋于保守,被称为“温和的现代派”,也有人以“新古典主义”来界说“蓝星”。不过真正将现代主义诗歌推向高潮的,还属“创世纪”诗社,它是台湾诗史上活动时间最长、创作能力最强,也是办刊期间变化最大的诗社。从早期主张的“新民族诗型”,到后来推动以“超现实主义”为主的诗歌风潮,“创世纪”成为6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主要园地。台湾“现代派”一直影响着台湾文坛的创作。虽然不能说没有台湾“现代派”的发展就没有后来台湾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但至少可以说,若没有“现代派”的探索与实践,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则不会发展得如此迅速与成熟。台湾对大陆现代主义诗歌的传承和延续,为五、六十年代大陆的现代主义诗歌填补了空缺,在深厚的历史背景下,台湾“现代派”在不断地探索与尝试中有所突破也有所建设,让现代主义诗歌备受争议的同时,也为其自身增添了不少魅力。
其他文献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1-氨基-3-烷基-1,2,3-三唑硝酸盐含能化合物,其中1-氨基-3-甲基-1,2,3-三唑硝酸盐可以用作含能材料,1-氨基-3-正癸烷基-l,2,3-三唑硝酸盐、l-氨基-3-十二烷
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生是否具有核心素养。碎片化和去生活化的教学无法适应这一教育要求。中学地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主题教学研究,以主题教学为统领线索,将整体
俄罗斯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其非国立高校的发展迅速,并呈现出明显优劣两极的不平衡发展态势,本文主要立足于发展较好的精英教育一级,重点介绍和分析这些非国立高校的成功运营
士僧交游,一直是社会发展史、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士、僧两者相互影响,以至于文人修习佛典、僧人好作诗文屡见不鲜。时至明清之际,朝代的更迭替换,进一步打破士僧严格区分的
龙榆生作为近现代著名诗词家、学者,不仅治学精勤、论著丰富,同时还是诗词创作和诗词学理论并重的一代宗师。然一直以来,研究者对龙氏诗词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基于此,本论文在
LTE系统是3GPP推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版本。S1AP协议作为其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口S1-MME的一个应用层协议,控制着接入网和核心网之间信令和数据的传输。为研究S1AP协议
用户体验在提高产品和服务价值方面有重要应用。在现有用户体验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应用的用户体验特征,对用户体验蜂窝模型进行了适当补充和细化,总结构建了以价值为核心,
文章对1992年至2012年我国有关境外企业档案管理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综述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国于2012年3月发布了《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以下简称《工程规划》),希望通过采取工程措施,拯救、保护濒临灭绝的野生植物。推动我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