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通信微弱电信号对人体影响的电磁仿真与生物评价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j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体通信作为一种以人体为电信号传输介质的短距离通信技术,拥有低功耗、强抗干扰性、连接方便以及减小远程窃听风险等特点,能够实现可穿戴式设备间的有效通信。在人体通信技术实际应用前,应当对其电磁安全进行定量分析。当前的电磁安全研究主要针对高频或高压的信号,对于千赫兹频段的人体通信微弱电信号的研究甚少。本文以 ICNIRP(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导则作为电磁评价标准,以细胞活性作为生物评价标准,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析人体通信微弱电信号对人体的影响问题,该研究对于人体通信应用于可穿戴式产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基于实验客体的手臂CT图像进行三维模型重建,为提高模型的重建速度与计算效率,采用几何抽象模型近似,并验证了抽象模型的有效性。因此,采集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六名实验客体手臂内部重要组织的几何信息,建立对应的四层人体手臂抽象几何模型,结合人体主要组织的电特性、准静态近似条件下的人体通信控制方程,以及人体与空气或皮肤与电极的边界条件等,构建人体手臂有限元模型。利用人体通信在体实验对所建模型进一步优化,得到更加贴近实际的人体通信手臂模型。其次,对六名实验客体手臂模型开展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大,各组织层的电场强度逐渐减小,且高频下具有趋肤效应。运用虚拟测量的方法,从电磁学角度出发,利用ICNIRP导则中公众暴露的基本限值作为评价标准,分别探究不同频率、强度的人体通信电信号作用于不同客体时手臂电流密度和比吸收率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不同臂长和臂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综合对电流密度和比吸收率两物理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使用频率适中的人体通信微弱电信号对人体不会产生影响。最后,从细胞水平上进行人体通信电信号生物效应的研究,设计满足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电信号特性的可调交流恒流源,搭建人体通信电信号刺激系统,对体外培养的人体细胞进行长时间电刺激。通过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可直观地反应人体通信电信号作用情况,再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后的细胞存活率落在90%~100%内,可定量地判定人体通信微弱电信号对人体细胞不造成统计学上的影响。本文通过电磁学仿真和生物学评价手段分析可得人体通信微弱电信号对人体的影响远远低于危害水平,为人体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美国国家意第绪语(Yiddish)图书中心最近公布一份现代犹太文学百大排行榜,并将书单公布在该中心的网站和杂志上,读者可以据此发表意见。该书单由七名学者和作家挑选。 如何定
近日,国家语委、中国版协、中青社、语言文化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集中青社,就当前出版物中繁体字的使用,简体字转繁体字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中青社原副总编郑一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历时两年多时间编辑、印制的《郭小川全集》,于2000年1月出版问世,受到文学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建平县,有栽培梨树的悠久历史。近年来,建平县充分利用二坡地、缓坡地、宜果地大力发展以梨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梨树总面积达到6万亩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第三次全教会上都对高校教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图书出版包括各级教材在内
1平山县农田水利工程概况平山县地处省会石家庄西北部山区,既是一个山区大县同时也是一个水利大县,境内建有岗南、黄壁庄2座大型水库(省管),石板、下观2座中型水库,万亩灌区6条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及房地产市场扩张等因素,园林绿化行业走向了高速发展道路。但于此同时园林绿化行业的集中度却并不高,该行业依然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在此激烈竞争环境下,公司的成本管理便显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秦皇岛易彬园林有限公司戴河首府项目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成本材料价格及材料消耗量两方面,对该项目中不同单项工程进行成本控制研究,从中找出影响成本的主
噪声污染是世界四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城市建设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建设项目中普遍存在噪声超标现象。施工噪声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甚至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反应。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严峻的问题。本文结合实地调研测试与理论研究,对建筑施工噪声的产生和传播机理进行研究,探索施工噪声的控制指标与控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自20世纪20年代气象学传入我国以来,经历过数次变革和发展,历经几代气象学家的付出建设,我国的气象事业到近代得以蓬勃发展。这中间的近百年岁月里,气象科研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分析了炼钢工艺中吹氩难以控制的原因,提出了控制氩气搅拌能的策略,进而得到了固定压力而控制流量的方案;并应用PCM脉冲编码技术和模糊控制理论,对钢包吹氩的流量进行了精确的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