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五龙沟地区打柴沟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x2009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海省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处于中央造山带西段,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地。五龙沟金矿集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段,目前已经发现了打柴沟、红旗沟、百吨沟、鑫拓-哈西哇和岩金沟等金矿床,该区具有重要的金成矿潜力。新发现的打柴沟金矿,探明其金金属量13476.7294kg,平均品位5.43g/t,仍显示有较大的成矿潜力。该矿床研究程度极低,金的赋存状态、构造控矿规律、流体地质均没有涉足,矿床类型没有明确。本次研究希望通过详细的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室内测试分析手段(光薄片、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H-O同位素和S同位素、矿石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其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的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较系统研究,以此提升该矿床综合研究水平,对矿区深部及五龙沟金矿集区进一步找矿提供新思路。矿床主要受NW向大型韧性剪切带的次级东西向断裂控制,矿体近东西向展布,III号矿化蚀变带带产状20°~40°∠45~58°,长约1km,宽约2~5m,IV号矿化蚀变带产状330°∠35°~70°,长约0.5km,宽1~3m。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具有浸染状和角砾状构造,半自形粒状和交代结构。矿化主要为黄铁矿化,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根据矿脉的穿插及矿物间的交代关系认为打柴沟金矿主要有两个成矿期,分别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其中以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该成矿期可划分为:I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II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III石英-碳酸盐阶段。打柴沟金矿矿体主要受近EW向的次级断裂控制,成矿期近EW向断裂构造显示右旋逆断的特点,矿化在垂向上产状变缓处和走向上偏北西西向处为局部张开和矿化富集部位,矿体厚度变大、品位变富,矿体有向东侧伏趋势。且两条平行矿脉矿化富集具有横向对应的关系,分段富集的特征,两条矿脉可以互为找矿标志。热液成矿期三个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测试结果数据如下:I毒砂-黄铁矿-石英阶段主要包含L型(气液两相包裹体)和C型(含CO2三相包裹体)两类包裹体,为中温(274~338℃),低盐度(4.9~6.7wt.%Na Cl),低密度(0.7~0.8 g/cm~3)的CO2-Na Cl-H2O体系;II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主要含L型包裹体,为中温(219~262℃),低盐度(4.0~7.0wt.%Na Cl),低密度(0.8~0.9 g/cm~3)的Na Cl-H2O体系;III石英-碳酸盐阶段主要含L型包裹体,为低温(182~202℃),低盐度(4.0~6.0wt.%Na Cl),低密度(0.9~1.0 g/cm~3)的Na Cl-H2O体系。其中I、II阶段为主成矿期,成矿压力及成矿深度分别为70~107MPa和6.77~8.56km。石英的δD的值介于-71.5‰~-60.6‰和δ18OH2O值介于5.6‰~6.0‰的范围内,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地幔初生水。黄铁矿原位S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34S值为介于1.55‰~12.38‰之间,S同位素明显有2个区间4个δ34S值在1.55‰~4.53‰,2个δ34S值在11.91‰~12.38‰。前人研究表明,五龙沟以及东昆仑其他地区金矿多与中基性脉岩有成因联系,反映幔源物质参与了成矿。分析打柴沟金矿δ34S值在1.55‰~4.53‰的S来源于幔源,而δ34S值在11.91‰~12.38‰来源于地壳物质,S很可能来源于金丰度值相对较高的主容矿的闪长岩。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依其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流体特征,属造山型金矿。本次研究认为打柴沟金矿的成矿模式如下:东昆仑造山带发展到印支期晚期时,由于岩石圈地幔的拆沉,使得软流圈地幔上涌,形成的幔源C-H-O流体萃取富Au上地幔源区中的Au,并沿着深大断裂上涌。早期的流体不混溶,晚期温度下降、岩浆水与大气水混合等过程导致物理化学条件改变,使得络合物不稳定,造成Au发生卸载沉淀,最终形成打柴沟金矿。
其他文献
辽河坳陷古近系火山活动强烈,玄武岩发育层系多、分布范围广,且与油气成储和成藏关系密切。论文基于辽河坳陷古近系玄武岩钻井、测井资料以及相关储层分析测试结果,明确了玄武岩的岩性和岩相类型,分析并总结了玄武岩测井响应特征及测井相类型。通过有效孔隙、成岩作用以及储层物性分析,确定了优质储层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而通过地质-测井资料的结合,实现了玄武岩优质储层综合解释与评价。取得以下3方面结论与认识:1、玄
钱家店铀矿床位于松辽盆地开鲁凹陷的东北部,呈NNE~NE向狭条带状展布。盆地基底岩性主要为晚古生代浅变质岩,侏罗系酸性火山岩、花岗岩;盖层由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及嫩江组构成。其中姚家组是主要赋矿层位,岩性主要为细粒灰白色长石岩屑砂岩。本文以钱家店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工作,查明成岩成矿流体特征,探讨油气运移与铀成矿的关系,为深刻揭示该类矿床成因提供必要依据。通过含矿砂岩
学位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中央造山系西段,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柴达木地块以南,巴颜喀拉构造带以北。造山带内具有多条东西向深大断裂,其中昆北断裂和昆中断裂将东昆仑造山带切分为昆北加里东弧后裂陷带、昆中基底隆起花岗岩带和昆南复合拼贴带三个东西向构造单元。德里特萤石铅多金属矿地处青海省都兰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中的昆南复合拼贴带内,处在雪峰山-布尔汗布达山华力西-印支期铜、钴、金、玉石(稀有、稀土)成矿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页岩储层作为非常规储集层,页岩气的运移能力和开采效率受到储层变形、多重流动机制以及它们耦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页岩储层的弹性常数、渗透率和表面吸附扩散系数等力学性质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相应的储层变形和气体流动也呈现各向异性的特点。然而,目前基于视渗透率模型对页岩气运移的研究大多忽略或仅部分考虑储层变形和流动机制的各向异性,无法准确地表征页岩气在储层中的运移能力和评估页岩气藏产能。本文运用理论建
本研究依托的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白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其安全保障技术研发与应用》中的专题《地下水资源和优质矿泉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与技术》的内容,并结合十四五规划中“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目标,对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展开研究。节水型社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不仅解决了我国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也保障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虽然在十三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