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接触发酵生物制氢反应系统的运行特性与调控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来源丰富、燃烧值大、安全性好等优点,被称作“未来的绿色能源”。发酵法生物制氢技术中由于乙醇型发酵制氢具有较好的产氢效能,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不断开展了提高该工艺的产氢效率、完善工程控制对策、实现工业化生产等研究。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混合菌种乙醇型发酵产氢系统的产氢效能和稳定性能低下、乙醇型发酵制氢工艺的工程控制对策还有待完善、产氢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利用新研制的厌氧接触产酸发酵制氢反应设备,通过连续流试验运行,探讨了发酵生物制氢法最佳发酵类型—乙醇型发酵的启动与运行控制对策,以及通过不同方式提高有其有机负荷对系统产氢效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证明,以好氧活性污泥或厌氧活性污泥为种泥,在启动负荷为15 kgCOD/m3·d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控制方法,厌氧接触生物制氢反应系统都能在30天左右形成预期的乙醇型发酵。厌氧活性污泥制氢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另一种耗氢菌,即同型产乙酸菌存在。为淘汰同型产乙酸菌,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产氢效能,通过静态摇瓶试验,探讨了不同细菌抑制剂对同型产乙酸反应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确定了最佳抑制剂—氯仿及其剂量范围0.1%-1%(v/v)。一次性0.1%的氯仿投加剂量,即可有效抑制厌氧接触发酵制氢系统中的同型产乙酸活性,系统的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从投加氯仿前的9 L/d、2.4 L/d左右提高到了30 L/d和12 L/d。  停止运行20天的厌氧接触发酵生物制氢系统,在一次性投加0.1%氯仿的条件下重新启动,可在15天左右形成稳定的乙醇型发酵。当水力停留时间(HRT)由8 h分阶段缩短到4 h,即容积负荷从15 kgCOD/m3·d提高到34 kgCOD/m3·d左右时,反应器内的生物量并未流失,MLVSS稳定在7.2 mg/L左右,pH值维持在5.5-6.0的范围。此时系统的产气速率和产氢速率分别大幅提高到了64 L/d和19 L/d,实现了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其他文献
2008年7月10~11日,由财政部预算司主办,亚洲开发银行(ADB)协办,浙江省财政厅承办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与风险预警国际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财政部有关业务司和36个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宁农科3号’西瓜是以自交系M621-4为母本,自交系F417-9为父本配制成的一代杂种。果实椭圆形,果皮墨绿色,覆蜡粉,果肉红色,中心糖11%,中边糖梯度小,口感风味俱佳,果皮硬度高
起重机吊臂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起重机的整体性能,而吊臂截面形状是影响吊臂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半圆形吊臂截面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是当前吊臂的发展趋势。然而,传统半圆形吊臂的成型工艺比较复杂,成形工序多,效率低且质量较差。针对这些缺点,本文通过有限元技术,对半圆形吊臂的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针对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如折弯道次多,圆弧不光滑,板料与凸模模架干涉,板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优势菌技术即通过向原有菌群中投加具有特殊作用的微生物来增强生物量,以强化菌群对某一特定环境或特殊污染物的反应。将其应用到难生物降解物质较多、构成较复杂的石油化工废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理论效率高,虽研究多年,但其实际效率仍落远后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要想提高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必须寻找更高吸光度、更高电子转移率的量子点敏化光阳极材料。本论文将高导电率的纳米银线(AgNWs)作为基体材料,高吸光度的硒化镉/硫化镉核壳量子点(CdSe/CdS core/shell QDs)作为敏化剂,通过π共轭型分子4-氨基苯硫酚(PATP)将二者连接,在量子点和纳米银
大庆炼化分公司排放的聚合物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腈类,酚类和多链有机烷烃等各种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其特点是毒性大,可生化降解性差,该公司现有的生化处理系统无法满足此种废水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