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衣藻对砷酸盐的富集分配和形态转化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xi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砷(A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海洋、淡水和土壤环境中的有毒类金属。在自然环境中,砷有多种形态,不同形态的砷毒性不同。将砷从毒性较大形态转化到毒性较小的形态,是生物重要的解毒机制之一。作为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微藻对砷的吸收和解毒过程比较复杂,可能通过藻体表面吸附、亚砷酸盐(As(Ⅲ)的氧化、砷酸盐(As(V))的还原、As(Ⅲ)甲基化、有机砷化物的合成、外排等一系列过程共同作用,同时也受环境中磷酸盐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莱茵衣藻可将吸收的无机砷转化为不同形态砷,但其在细胞不同组分(水溶态、脂溶态、残渣态)中的分配情况还不清楚,且在不同As(V)处理下,莱茵衣藻相关基因对砷的富集和解毒影响尚未可知。因此,本文首先探讨了莱茵衣藻野生型(WT)和多个磷酸盐转运体基因突变体生长的差异,确认PHOX对磷酸盐的吸收影响最大;研究了缺失PHOX对莱茵衣藻As(V)富集和转化的影响;然后比较不同As(V)处理下,莱茵衣藻WT和缺失砷酸盐还原酶基因(ACR2.1、ACR2.2)、亚砷酸盐甲基化酶基因(arsM)和亚砷酸盐外排基因(arsB)的突变体对As(V)富集、砷的组分分配及形态转化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莱茵衣藻WT和磷酸盐转运体基因突变体对砷酸盐富集、分配和形态转化的差异设置不同磷营养条件,对莱茵衣藻WT和各磷酸盐转运体基因突变体进行7 d培养,明确主控磷酸盐进入细胞的转运体基因。在此基础上设置加砷处理,探索磷酸盐转运体基因的缺失对莱茵衣藻As(V)富集和转化及对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磷营养条件(3150、315、157.5、63、31.5 μg·L-1)下,WT均以对磷的吸收为主,其吸附量较少。随着磷浓度的降低,WT和各突变体对磷的富集和吸收均显著减少,说明莱茵衣藻对磷的累积与培养基中磷浓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且不同突变体对磷的吸收量有明显差异。各磷营养条件下,ΔPHOX的磷吸收量均显著低于WT,最低减少了 41.49%,远大于其他突变体,说明PHOX在莱茵衣藻磷酸盐吸收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低磷条件下更加显著。在315 μg.L-1磷营养条件下,对WT和ΔPHOX施加10 μg·L-1 As(V)处理,结果表明WT对砷的富集、吸收量高于ΔPHOX,而培养基中的砷含量刚好相反,说明PHOX可调控莱茵衣藻对As(V)的吸收。△PHOX和WT胞内均以脂溶态砷为主,水溶态其次,残渣态含量较少;ΔPHOX脂溶态砷含量及占比显著低于WT,而水溶态砷和残渣态砷的含量与WT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此外,与WT相比,PHOX的缺失促进了 As(V)的还原,影响了砷糖等化合物的生成,说明PHOX对莱茵衣藻砷形态的转化有重要影响。2.不同砷酸盐处理下莱茵衣藻WT和各砷代谢相关基因突变体对砷酸盐富集、分配和形态转化的差异设置不同浓度As(V)处理对莱茵衣藻WT和各砷代谢相关基因突变体进行7d培养,研究莱茵衣藻对As(V)富集、形态转化的变化规律。不同浓度As(V)处理下,WT和各突变体均以对砷的吸收为主,胞内脂溶态砷含量较多,水溶态和残渣态含量较少。WT水溶态中的砷形态以As(Ⅲ)为主,含有少量DMA和As(V),同时检测出两种可能为砷糖的未知化合物。随着砷浓度的增加,脂溶态砷占总砷的比例先减少后增加,而水溶态砷所占比例先增加后减少,说明砷的解毒途径存在差异。在砷胁迫下,WT将As(V)还原为As(Ⅲ),通过甲基化等过程转化为DMA和砷糖等形态外排;随着砷处理浓度的增加,除上述途径外,WT还通过减少As(V)吸收和生成更多的脂溶态砷等途径进行解毒。与WT相比,ΔACR2.1对砷的富集吸收量明显减少,而ΔACR2.2对砷的富集吸收量有所增加;不同浓度As(V)处理下,ΔACR2.1胞内水溶态砷含量较低,但各组分所占比例整体上无明显差异,而ΔACR2.2胞内砷的分配变化与WT表现类似。△ACR2.1和△ACR2.2对As(V)的还原能力虽同样有所降低,但随着As(V)浓度的增加,ΔACR2.1水溶态砷中As(Ⅲ)的占比明显减少,DMA和砷糖的占比明显增加,甲基化和外排程度加大,说明砷酸盐还原酶基因在调控As(V)的还原、分配及形态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WT相比,ΔarsM在50-100 μg·L-1 As(V)处理下对砷的富集和吸收量明显增加;随着As(V)浓度的增加,缺失arsM导致莱茵衣藻对水溶态甲基砷化物合成减少,而促进了脂溶态复杂砷化物的生成。此外,在As(V)胁迫下,ΔarsM虽有DMA和砷糖等甲基砷化物的生成,但其含量有所减少且有未知砷化物的生成,说明arsM对砷甲基化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砷糖等复杂甲基砷化物合成的关键酶,即缺失此基因并未使莱茵衣藻完全丧失甲基化能力。与WT相比,△arsB对砷的积累有所减少;缺失arsB对莱茵衣藻不同砷组分的分配无较大影响。在As(V)胁迫下,△arsB以As(V)还原为As(Ⅲ)及外排为主要解毒机制,说明arsB并不是调控藻胞内As(Ⅲ)外排的关键性基因,胞内还存在其它的外排途径;而arsB的缺失仅在低砷处理下影响了莱茵衣藻甲基化能力,在高砷处理下无明显作用。综上,本研究阐明了磷酸盐转运体基因PHOX对莱茵衣藻As(V)吸收和转化的影响,系统探讨了不同As(V)条件下莱茵衣藻WT及各砷代谢相关基因突变体对As(V)吸收、分配和形态转化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微藻细胞中砷的代谢规律。
其他文献
为减小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的影响,汽车供应链中下游企业会将实际需求放大后提供给上游企业,逐层传递后会形成供应链的牛鞭效应,导致上游企业制造成本较高、生产稳定性较差。因此,为减小供应链中需求放大造成的不良影响,汽车供应链各企业开始关注客户需求预测研究。本文以Z汽车部件公司客户需求预测误差较大、缺乏科学预测工具为出发点,使用不同方法建立需求预测模型,旨在为Z公司确定合适的需求预测模型,解决其在客户需求预测
莴苣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莴苣菌核病是莴苣上发生严重的真菌病害,对莴苣生产造成严重损失。S.sclerotiorum侵染寄主广泛,如油菜、白菜、胡萝卜、大豆及向日葵等重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长期以来,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多菌灵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如菌核净等杀菌剂常被用于菌核病的防治,在田间已经监测到核盘菌多菌灵和菌核净抗性菌株。为此,本文从江苏常熟、无锡、徐
甜菜碱在动物体内可发挥诸多生理功能,例如提供甲基、影响神经内分泌、调节糖脂代谢、抗应激、调节渗透压等,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研究表明,母猪添加甜菜碱可提高胚胎存活率、增加母猪的产仔数、初生窝重,但目前对猪肉品质和肠道微生态影响少有报道。因此,本论文研究了母代饲粮添加甜菜碱和母子代饲粮均添加甜菜碱对子代巴马香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肠道微生态的影响,为甜菜碱在地方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取26头妊娠
果实成熟,是指果实完成生长发育之后,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的集合,这一过程也是影响果实的采后品质以及贮藏时间的关键因素。梨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广的果树之一,梨果实因其具有甜美多汁,肉质细腻,皮薄个大等特点,受到消费者喜爱,作为呼吸跃变型水果,梨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乙烯从而加快果实成熟,可见,乙烯是梨果实成熟的重要促进因子。人们为了提早或延长果实的成熟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常采取喷施乙烯利、1
随着纳米银(Silvernanoparticle,nAg)类抗菌、消毒产品的广泛使用,nAg可随污水最终排放至城镇污水处理厂,对活性污泥微生物造成毒性胁迫进而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N-乙酰高丝氨酸内酯类(N-acyl homeserine lactones,AHLs)信号分子可根据活性污泥微生物群体中细胞密度变化调控自身基因表达进而调节群体行为。因此,探究nAg胁迫下活性污泥混合液中AHLs变化
哺乳动物卵泡内部缺乏血管分布,导致其内部的卵母细胞和卵丘颗粒细胞处于低氧状态(对人类来说氧气含量大约在1.3%-5%之间)。有研究指出,低氧会影响细胞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组蛋白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卵丘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作为功能上的合胞体,两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对卵泡和卵母细胞的发育至关重要。卵丘颗粒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会影响卵母细胞的状态和功能。但
可溶性玉米纤维(Fibersol-2)是一种抗性麦芽糊精,在增强动物肠道屏障功能和促进生长等方面具有突出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Fibersol-2对仔猪生长性能、后肠黏膜屏障功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用28日龄、初始体重为(9.65±0.44)kg的杂交(杜×长×大)仔猪448头,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头,分别饲喂4种日粮:基础日粮分别加0(对照组
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在我国南方种植规模较大,其接种相应的根瘤菌后可以高效发挥固氮作用,提高生物产量,增加还田后的改土能力。本文通过选择几种较为常用的紫云英品种与根瘤菌菌种相互接种,比较紫云英与根瘤菌之间的专属性差异,并通过多点取样,对影响紫云英根瘤特性的土壤理化指标进行分析,还通过野外筛选及实验室提取,力求发现并分离纯化高效的紫云英根瘤菌菌株。1.不同品种紫云英接种根瘤
多环芳烃(PAHs)是一种具有强烈“三致”作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分布于水体、土壤等环境中,可通过土壤-植物系统污染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因此PAHs对食物链的污染及其阻控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然而,PAHs在不同生育期作物各器官的分布规律及阻控作用对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影响目前尚未明晰。本文通过PAHs暴露实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小麦各部位对萘、菲、芘的累积情况,探讨了根向茎、叶、籽粒的迁移以及叶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一二年生叶类蔬菜,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它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营养类化合物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非营养类生物活性化合物如黄酮、花青素、山奈酚和槲皮素等这些生物活性成分。这些化合物对癌症和炎症,老年痴呆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不结球白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大宗蔬菜,受广大消费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