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能通路对牛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群体放电活动的调控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8550ci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网膜是视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视觉信号进行初级处理。外界环境的光刺激信号进入视网膜,被光感受器细胞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视网膜神经元回路传递至输出神经元——神经节细胞,形成动作电位,然后通过视神经束进一步向更高级的视觉中枢传递。具有相似功能的邻近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趋向于协同发放相关动作电位。相关放电活动的类型包括同步放电和中等时程的相关放电等。这种协同的群体放电活动参与了视觉信息编码。同时,神经元会不断地调整自身的活动以适应视觉刺激的某些性质,例如平均光强和对比度等。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了解视网膜神经元是如何动态调整活动状态,以实现适应光刺激环境,并对视觉信息进行高效的处理和编码。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主要研究神经节细胞同步群体活动以及感受野的适应性变化。第二和第三部分工作通过药理实验研究了,在对比度适应过程中多巴胺能通路对神经元间的同步活动和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调节,以及多巴胺能通路对不同类型相关放电活动的影响。第四部分工作研究了神经节细胞的放电活动对刺激空间模式的识别能力以及多巴胺对刺激识别能力的影响。   主要结果包括:(1)邻近神经节细胞间通过缝隙连接可以形成同步放电活动。同步活动强度在对比度适应过程中显著减小,并且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面积也在适应过程中显著缩小。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面积与神经节细胞间同步活动的强度有关。(2)在对比度适应过程中加入外源性多巴胺后,神经节细胞间的同步活动显著增强,感受野显著增大,并且同步活动强度和感受野面积在适应过程中没有显著变化。通过在视网膜中加入D1、D2类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发现,适应过程中神经节细胞同步活动强度主要受D1类多巴胺受体调控。(3)多巴胺能通路对神经节细胞间同步放电活动和中等时程相关放电活动具有不同的调控作用。(4)在识别不同刺激空间模式的实验中,神经元群体对刺激识别的正确率显著高于单个神经元对刺激的识别正确率。加入多巴胺后,单个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及刺激识别能力并未受到显著影响,而神经元群体的同步活动强度显著增强,刺激识别能力则显著下降。   从这些结果可以看出:在适应过程中,单个神经节细胞感受野的大小与其自身与周围邻近神经元的同步活动强弱有关,而多巴胺能通路参与调节了同步活动的强度,进而影响了感受野的面积。另一方面,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通过群体间同步活动识别不同刺激模式,并且由多巴胺引发的同步活动增强会削弱神经节细胞群体的刺激识别能力。多巴胺对神经节细胞群体活动的影响表明视网膜内的多巴胺能通路可能参与了神经节细胞群体编码的动态调节。这种动态调节机制有效的提高了视网膜适应不同光照环境的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对象为某厂进口2000t/h亚临界自然循环燃煤锅炉,该锅炉自投产以来高温过热器多次发生超温爆管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组的正常安全运行。论文针对制造厂家提出的高温过热器
肌疲劳分析在心理学、体育运动学、康复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基于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的分析方法是肌疲劳分析的主要方法。表面肌电的采
医学影像分割技术是医学影像中的重要技术,医学影像分割的效果直接决定着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的成败。经过多年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提出了多种算法,但绝大多数算法都是针对某一
磁流体同时具有磁性材料的磁性与液体的流动性两种特征,因而表现出许多特殊性质,磁流体的特性与磁性粒子聚集的微观结构密切相关。本文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磁流体的微观结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肌电信号(Electromyography,EMG)是指肌肉兴奋或活动过程中,而引发的多个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在时间与空间叠加形成的复杂的生物电的过程,它反映了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小儿脑性
高频(kHz)双向电刺激可实现神经局部传导阻断和神经选择性兴奋,来减轻疼痛、缓解肌肉抽搐与僵直、提高泌尿效率与恢复肌肉运动,所以安全有效的高频电刺激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与
近年来,我国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大幅度增长,随之而来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全球变暖以及其他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对汽车结构、油品
世界面临着能源供应紧张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逐渐受到重视,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玉米是我国三大农作物之一,种植范围广,秸秆
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由于传统的纯培养分析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满足环境分析的要求。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应用于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