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域雨水多设施与建成环境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sl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城市流域尺度的综合调控、管理实现地表水文生态健康是当前雨水管理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在流域尺度下对雨水设施的研究多以控制水量为目的,模拟某单一设施的优化数量与规模;水质研究受制于流域尺度的空间复杂性,尚处于管理方法的探索阶段,鲜有对流域综合水质管理效果的研究结果,多设施的空间布局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的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则更为罕见。为此,本文构建了城市流域雨水多设施与建成环境一体化系统设计(Integrated Stormwater Management,iSWM系统)方法,其主要模块包括:1)雨水多设施优化布局与城市空间规划模块;2)雨水多设施形态与建成环境一体化设计模块(渐进式设计模块); 3)适用于从集水单元至中小流域的雨水水质管理模块。该系统设计被应用于海河次流域内36.77km2的城市流域中,得出了适宜于该流域的多设施系统与优化环境的一体化雨水管理方案。该优化方案以控制流域面源污染为首要目标,使末端集中式雨水设施所处理的流域污染物总负荷最大化;源头分散式雨水设施的占地面积最小化;并合理布局、运用源头分散式设施承担了雨水的空间运移。此外,本文以MUSIC4.0作为水质评价手段,以具体设计单元为案例,对渐进式设计模块进行了详细阐释和应用。设计结果反映了流域建成空间对雨水设施的空间约束。并给出在典型污染物水质处理目标下,在分散式雨水设施汇水区内,若ICR值为80~85%之间,则设施总面积占汇水区面积的约5%~6%;若ICR值为70~80%之间,则设施总面积占汇水区面积的约4%~5%;而对于集中式处理设施间接汇水区,在ICR值为80%的情况下,分散式和集中式设施的总面积至少占汇水区面积的6.5%。由此,最终形成了用于指导不同用地性质的地块建设改造的雨水多设施与环境一体化设计引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化设计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作为一种新型的设计手段,数字化设计在短短的二十年左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建构模式受到越来
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建筑的设计思维和创作过程是多元化的。近年来,折叠建筑也逐渐成为我们所关注的对象。由于其在空间、功能、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复杂异质的特征,我们在面对折
近些年来各地兴建了大批音乐厅丰富当地的市民文化生活,部分建成后的音乐厅音质条件很难满足人们对于声环境的主观需求。目前,没有一种相应的科学方法探索影响声环境主观评价的
中国的住宅建设已进入到一个重要的转型期,即在满足住宅适量的快速增长的同时,又要追求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还要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因此,实现住宅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
学位
地震遗址遗迹景观保护规划与展示是近年来文物保护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课题,“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地震遗址遗迹遍布在四川灾区大地,如何将这一特殊景观进行保护规划与展示
当前社会,由建筑生命周期短暂现象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弊病,一直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占建筑市场主要份额的住宅来说,如何建设能够长久使用的
中国近代建筑大多是建筑师摸索中国古建、西洋古典建筑和西方现代建筑之后,进行模仿和再发挥的实践产物,带有强烈的探索性色彩。从整体上来讲,近代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技术和文
中原传统民居是中国民居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地区的地理及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种特征对中原地区民居的形式和构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特定的生物气候条
植物是中国传统同林造同要素之一,对传统园林空间天然意趣的营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传统园林植物景观艺术在植物配置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与艺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