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测序技术检测武汉汉族26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人类DNA遗传标记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80年代中后期建立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第二阶段是基于PCR技术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eats, VNTR)多态性,主要包括小卫星DNA和微卫星DNA;第三阶段是双等位基因标记系统(biallelic markers system),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和小片段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s, Indels)。其中,双等位基因标记系统具有分布广泛、遗传稳定、突变率低以及易于分析等优点,因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Y染色体为父系遗传,除拟常染区外,绝大部分为特异性非重组区,单倍型保持完整,不易受重组和回复突变的影响,突变率低,遗传稳定。因此Y染色体遗传标记的研究,不仅在人类遗传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某些特定情况下的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提供了新的手段,如涉及男性子代的亲权鉴定、混合斑男性成分的检测、无名男尸的身源确定等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目的研究Y染色体上26个双等位基因标记位点的遗传多态性,探讨其在法医学和人类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查阅文献及Y-SNP数据库,挑选在东亚人群中多态性较好的26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用Primer 3软件自行设计其靶片段扩增引物和单碱基延伸引物,并将26个位点根据片段大小及引物间相互作用情况组合成三组进行复合扩增检测。先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包含各SNP位点的靶基因片段,纯化后再利用单碱基延伸引物进行各位点等位基因特异性单碱基延伸反应,以此构建多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的荧光复合扩增检测体系。然后,用构建的荧光复合扩增检测体系对120名武汉汉族男性无关健康个体进行分型检测,并用NETWORK4.5.1.6软件根据分型检测结果构建武汉汉族群体的系统发生网络。结果⑴成功构建了用于检测26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的三组荧光复合扩增检测体系,每一复合体系中,同一位点的两个不同等位基因显示为不同颜色的产物峰,不同位点的等位基因之间片段大小不同;⑵所有26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在武汉汉族群体中均具有遗传多态性,120名武汉汉族男性个体中,共检出26种单倍型,其频率范围为0.0083~0.1250,单倍型多样性为0.9349;⑶构建了武汉汉族群体26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的系统发生网络。结论本文构建的26个Y染色体双等位基因标记荧光复合扩增检测体系具有简便、高效、准确的特点,具有较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在中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平台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数量迅速增加,规模日趋庞大。而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又具有技术更新快、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21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世纪,中国必须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腾飞。要
LNG船是在常压下海上装运-163℃液化天然气的特殊船舶。由于其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等“三高”特点,LNG船被认为是当今船舶中设计技术及建造技术要求最高的货物运输船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在近20年间大城市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城市地区正经历着城市功能和城市结
建筑物附近的大面积堆载将会对桩基的受力情况产生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桩周土体在堆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对桩身产生负摩阻力;(2)桩周土体的侧向变形对邻近的桩基产
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志愿者活跃于祖国的各个角落,这些使人们更加关注到志愿者的身影,关注到志愿者组织这个团队。志愿者组织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进步,他们
配网自动化中重要的核心部分——馈线自动化,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在电力行业里,最为重要的就是时间,因为电能无法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必须在
招标、投标制度最早是作为一种“公共采购”或“集中采购”的形式出现的。该制度最早是起源于英国。招投标制度自诞生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我国将竞争机制引入工程建设领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经营者利益,以及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法律法规,是一个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本文总
近年来,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设计、运行与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例如,利用合成孔径雷达仿真得到海平面场景的SAR图像可以用来进行多项海洋研究与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