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时期农业劳动力问题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1960年,我国在各个领域发动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农业劳动力被各种“大办”、运动所占用,并被过度或者不当使用,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浪费甚至损害。与此同时,由于该时期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各项事业均以不切实际的规模和速度发展,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领域到非农生产领域、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这直接造成了农业生产领域劳动力不足,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最终导致了大饥荒。在“大跃进”后期,党中央采取了缩减基建计划、压缩城市职工、清理劳动力等一系列政策,以充实农业劳动力,恢复农业生产。本文通过四个章节,论述了“大跃进”时期农业劳动力的问题。包括:20世纪50年代前期农业劳动力概况;农业劳动力的使用和转移的基本情况;农业劳动力的使用和转移的消极影响;纠正“左”倾错误,充实和保护农业劳动力。第一章简要论述“大跃进”运动发动前期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本文认为,在“大跃进”发动前夕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是正常的转移。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农业劳动力在农业大跃进(即在兴修水利运动、积肥运动、深翻土地运动)和农村中的各种“大办”(即大办工业、大办食堂、大办教育)中的使用以及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城市工业转移的情况。本文对农业劳动力的使用和转移持否定观点的,认为除了在兴修水利运动中的农业劳动力使用有所积极方面外,其它所有关于农业劳动力的使用和转移都造成了消极的后果。第三章详细阐述了“大跃进”时期农业劳动力使用和和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本文认为该时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浪费、损害,劳动生产积极性的挫伤等消极影响,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农业劳动力不足是导致了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第四章论述面对严峻的农业形势,党对于农业劳动力采取的充实和保护的措施,通过各方面精简机构、精简城镇人口、压缩基建计划、清理和节约各方面劳动力,充实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强调劳逸结合的劳动,努力保护农业劳动力,使农业形势明显转好。结语简单论述了我国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的原因,与“大跃进”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领域严重受挫现象做一简要的比较思考。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城镇化及快速工业化的发展,社会成员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出现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在此背景下,党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推进,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这个新的弱势群体。他们失去了土地,却不能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和生产资料。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土地的潜在价值逐渐被发现和认同,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私有财产进行征用是国际上
期刊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于城镇,。政府必须根据农村的特点,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探索适合农村的养
目的:通过对活动期和静止期LN患者血清中FasL、sFasL、MMP-3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凋亡率的检测,研究不同中医证型狼疮性肾炎中FasL、sFasL和MMP-3的关系。方法:根据中医证
电信产业诞生不久,就因为显著的规模效益和网络特性,被认为是基础设施产业或公共事业。上世纪80年代末,一场开放电信竞争的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中国电信业的改革趋势也不可避
"鸣凤之死"作为《家》中的经典片断,人物所讲述的故事交叉包容,在各自有限的叙述中,实现总体叙述的无限性,使文本呈现复杂的内涵。
<正>《吨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几次听课,笔者都发现有这样两种现象:其一,对于"1吨=1000千克"这个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比较好地掌握,有些学生甚至
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即将结束,在“十二五”的规划中“三农”问题被提出。三农问题的解决将关乎到进新农村建设,进而影响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