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nO3外延薄膜的制备及多铁性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铁性材料是指同时具有铁电性、铁磁性或铁弹性等性质中的两种(或以上)序参量的一类多功能材料。由于多种序参量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多铁材料可以产生新的物理效应。从而展现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如磁电相互转换器件、四态信息存储等。YMnO3(YMO)是一类被广泛研究的多铁性锰氧化物,其正交相YMO(O-YMO)和六角相YMO(H-YMO)都具有多铁性。但是两者多铁性所适存的温度条件有很大区别,前者发生在极低温条件下,而后者为常温条件。YMO除了具有多铁特性外,其丰富的物理机制还引发了一些独特的物理现象,如拓扑vortex铁电畴结构。目前,YM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晶体方面,而在薄膜上的探究相对较少。然而薄膜多铁性的探索是实现信息存储器件应用的必经之路,因此,本文以YMO薄膜(包括O-YMO和H-YMO)为研究对象,探索两种薄膜的制备工艺,表征其晶体结构,外延特性,铁电极化,压电效应,磁性以及vortex铁电畴等诸多特性。具体结果如下:  1.薄膜制备工艺分析,本课题主要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制备了YMO,包括在掺Nb的SrTiO3(N-STO)的单晶衬底上制备了O-YMO外延薄膜和在A12O3(ALO)单晶衬底上制备了H-YMO外延薄膜。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氧压和温度对PLD工艺的影响最为明显。样品表面温度决定了能否生成YMO晶体,而氧压的大小直接影响有无杂相。O-YMO最佳温度为850℃,氧压为16Pa,而H-YMO的最佳温度为855℃,氧压为0.7Pa。在H-YMO工艺中,Pt层的影响也很重要,决定了能否得到平整的外延性良好的薄膜样品。通过XRD和透射电镜(TEM)相关测试,确定了H-YMO薄膜在Pt/ALO衬底上生长的晶格参数,a=b=6.325A,c=11.928A。并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确定了样品表面形貌,起伏度均方根约为300pm。  2.铁电特性分析,通过压电力显微镜(PFM)验证了H-YMO薄膜的铁电畴反转特性和写入铁电畴的保持特性,±4V电压写入的电畴测试结果相位差约为180°,经过4h再次测试电畴分布依然清晰,表现出良好的保持特性。用暗场TEM观察其铁电畴,发现了清晰的vortex铁电畴,其尺度约为20nm,远小于单晶YMO材料。用±4V电压测试了H-YMO薄膜的压电相应特性,其相位的反转电压约为±2V。  3.磁性分析。利用物理性能测试系统(PPMS)测试了H-YMO薄膜的磁滞回线,结果表明饱和磁化值约为9.32emu/cm3,剩余磁化为1.82emu/cm3,揭示了一定的弱铁磁性。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在我国北方广大季节性冻土地区,修建了大量渠道防渗工程,其中大U形混凝土衬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二次电池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对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的需求也越发强烈。在当前研究较多的一些新型二次电池体系中,锂空气电池由于具有高达11400 Wh kg~(-1)的理论能量密度,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如果能够实现锂空气电池的实用化,大批需要使用高容量电池的行业将受益匪浅。然而,目前的锂空气电池中仍存在一些关键性问题未得到解决,其中以正极上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正
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具有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并且在纳米器件中存在潜在用途,是当今纳米技术的研究热点。从基础研究、性能及应用的角度来说,大规模、低成本和简单
期刊
海上油田由于探井、评价井有限,部分油藏储量边界不落实,导致开发评价井或调整井实施存在较大的风险.为了降低实施风险,提出了基于动态地质储量计算的海上油田滚动开发评价思
众所周知,海南垦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据资料表明: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7%,消费量却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0%,因此,如何提高干胶总产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
微流控芯片技术最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包括生物医学、化学和光电器件等领域。研究其工作原理,并实现其功能性应用非常重要。本论文主要开展基于微流控技术平
纳米晶体材料具有诸多传统粗晶、非晶材料无可比拟的优异性能。高压扭转法(highpressure torsion,HPT)可以制备大块无孔隙、无污染的细小晶粒组织,晶粒尺寸在100nm或更小范围内
滑动摩擦可以产生极高的应变和应变率导致金属表层强烈塑性变形,从而对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产生影响。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经摩擦处理后,表层微观结构可细化至纳米量级,且沿深度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一段1砂组(N1s11)勘探程度整体较高,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急需转变研究思路,为后续油藏再认识和寻找新的勘探目标提供支撑.综合利用岩心、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