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内孤立波特征分析及潮地共振产生内波的机制研究

来源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li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一套布放在南海北部东沙以西陆坡海域的一套潜标观测数据,结合该海域地形数据,对该海域的内孤立波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首次利用相同尺度地形与背景流共振机制生成内波的波解,设置数值实验分波长、分模态对地形与背景流共振机制生成的内孤立波的流速和传播特征进行分析。潜标观测期间,观测海域内波的周期多为20-30min,内波平均振幅在20-40米区间内的个数最多,其次是40-60米区间。内波最大振幅和最大周期均出现秋季,最大振幅出现在9月份,振幅接近100m;最大周期为69min,出现在11月。夏秋季节内波振幅较大,内波发生频次较高。观测期间海流的最值出现时间与内波发生时刻基本吻合,说明内波的发生会使海流明显增大,从而出现最值。内波发生前的背景流以西南向为主,流速较小,尤其是中下层,流速不超过40cm/s。内波发生时,观测流速受内波的影响,上层流速由西南向为主转为以西向为主,流速大于50cm/s的比例高达34.44%。中层开始出现转向,到底层其流速方向与上层流速方向总体上相反,呈东南向(21.14%)或东向(14.86%),流速比上层稍小。数值实验中四个波长的第一模态内孤立波都是下凹型内孤立波,它们的传播速度与最大振幅都比较接近,水平流向结构都是上层西北向,下层东南向。垂向流速上,波长4.3km、3.3km和2.4km内波的垂向结构更明显,波长6.6km内波波峰后上升流不明显。用共振机制模拟出的垂向结构都与背景浮力频率的垂向结构一致,与观测的纬向流速垂向剖面结构基本一致。最大纬向流速出现的位置与观测基本符合,分别相差5m、0m、12m和15m。第二模态内孤立波计算流速的垂直剖面与背景浮力频率的结构不同,具有两个拐点,有第二模态流速特征,与观测流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且流速最大值出现位置接近,但是在65m水深流速变化比较缓和,没有体现处其变化特征。无论是第一模态还是第二模态,用共振机制计算出的内孤立波传播速度都偏小,比用Kd V方程计算出的传播速度小0.13m/s-0.45m/s。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地形与背景流共振机制能够将南海北部东沙群岛西侧陆坡海域的部分内孤立波的特征刻画出来,尤其是第一模态的内孤立波,但对第二模态内波的计算不准确。
其他文献
海洋表层流(Ocean Surface Current,OSC)通常指海面以下15 m深度处相对稳定的海水流动,表层水体运动及其物质与能量输运在气候变化、污染扩散、渔业、船舶航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主流的表层流遥感产品精度较低且没有利用可逐日覆盖全球的高分辨率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信息,高分辨率SST可包含亚中尺度过程,能够提供较小空间尺度信
雅浦海沟-岛弧系统是三个构造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卡罗琳板块)相互作用的区域,其地质构造背景特殊,地质演化历史相对复杂。前人对雅浦海沟-岛弧系统的俯冲活动性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然而,关于该系统的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这直接限制了我们完整理解雅浦海沟-岛弧系统构造演化过程。本次研究中,我们对新获得的雅浦海沟东侧(即向海坡)正在俯冲的索罗尔海槽和雅浦海沟西侧(即向陆坡)的雅浦岛弧
亚南极模态水(Subantarctic mode water,SAMW)于亚南极锋和亚热带锋之间形成。在南印度洋形成的亚南极模态水称为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Southeast Indian Subantarctic Mode Water,SEISAMW)。当东南印度洋亚南极模态水形成时,晚冬混合层底部的海水潜沉进入海洋内部,将海-气相互作用信号传入次表层,在热量和碳储存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影响
本论文以西北太平洋黑潮流区九州海脊北部的重力活塞柱样KPR12岩芯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孔虫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有孔虫稳定氧同位素记录建立了岩芯的年代框架,恢复岩芯底部年龄约40万年;重点研究了有机碳埋藏和海洋古生产力的轨道尺度变化规律及其对陆源输入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探讨了该区古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冰期-间冰期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其环境响应的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KPR12
声速剖面确定声传播路径和声传播损失,探讨声速剖面结构变化以及声道的时空变化对于预报声场、声学参数的反演、水声通信等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对印度洋声速剖面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南印度洋)。介于垂直梯度法在声速剖面结构分析中的局限性以及在印度洋海域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最优分割法对声速跃层进行分析,并应用2000年至2018年的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矩阵数据对印度洋海域声速剖面的特征量进行
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频发,登陆期间伴随的强风、暴雨、大浪和风暴潮,会对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是影响我国的严重海洋灾害之一。作为强烈的海气相互作用过程,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和反馈涉及从动力学、热力学要素到多种环境变量的复杂过程,一直是大气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开展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过程研究,增进对热带气旋影响海洋的物理过程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具有
日本海是我国经略北冰洋的重要通道,开展日本海海域海洋锋及涡旋的研究,具有重要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基于1993年至2015年的SODA数据,采用绝对梯度方法提取了海洋锋信息,分析了日本海锋区的空间分布特征、锋轴线位置、锋出现频率和锋面影响深度,研究了日本海温度锋、盐度锋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温度锋总体上呈西南—东北走向,季节变化特征显著,夏季锋明显强于冬季锋;锋轴线没有随
台风是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最为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遭受约7个台风登陆侵袭,台风引起的恶劣天气和海况严重损害沿海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准确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对提高灾害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数值预报能力的关键是构建更好的反映初始时刻大气海洋状况的初始条件,资料同化方法是利用观测资料实现模式初始场改善的重要途径。台风条件下的常规观测资料稀缺往往为台风资料同化带来困难,然而卫星观测资料为
内波是层化海洋受到内部扰动时产的一种波动现象,最大振幅位于海洋内部,能引起上百米的等密度面起伏。内孤立波是南海深海海洋动力过程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形成海底沉积物再悬浮及运移的主要动力因素。研究内孤立波悬浮海底沉积物和对底质的改造能力,对追溯南海沉积历史、预测南海底质演化格局、分析地质灾害触发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学院进行内孤立波水槽的搭建,使用淡水和配置盐水进行分层流体的制造
深海微生物在多重极端的生存环境下进化出多种多样的生物酶系统,对深海微生物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助于新型酶资源的挖掘。本文首次从深海冷泉泥样中分离出可降解硒化卡拉胶的细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其硒化卡拉胶酶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并对酶解产物硒寡糖进行了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以期为应用酶法制备技术大量绿色生产硒寡糖提供技术支撑,为硒寡糖的大范围应用奠定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从南海冷泉泥样中筛选到3株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