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学生为例,研究了商学院毕业班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职业价值观及其性别差异。
针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在国外已较为成熟,近几年在国内刚刚起步。15岁-24岁之间年龄段的大学生按照D.E.Super职业生涯五阶段划分法正处在职业生涯探索期阶段,这一阶段的自我开发和职业方向定位是未来职业发展的基础。哈佛30年纵向研究显示,学生阶段拥有清晰中长期目标的人拥有更成功的职业生涯。Werbel系列研究也证明职业生涯探索和求职有效性存在正相关关系,毕业生的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努力直接影响其择业有效性。国内研究者也分别从职业成熟度、自我效能感、择业影响因素、职业决策、就业压力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通过国内国外研究文献梳理和总结,对于商学院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性别差异的探讨都比较少,因此本文选择国内两所培养模式相近的知名商学院毕业班学生做为样本进行探索性研究。创新点在于以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文献都是针对普通在校大学生,而本研究着重针对商学院学生,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价值观理论与现代人力资源理论、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结合起来,探讨商学院毕业班学生对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认知程度、自我定位清晰度、职业发展路径规划、职业选择偏好、择业影响因素和择业价值观等,并对商学院男女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择业价值观中体现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对今后高校和商学院根据商科学生独特性展开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和择业指导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研究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式,在对北大清华交大复旦4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10名商学院毕业班学生、资深职业咨询顾问和教育心理学教授三类对象进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调研。调研样本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共有243个样本参加。通过运用理论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分析商学院学生在自我认知度、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择业倾向性和择业价值观这四方面的特点及性别差异。
研究结果显示:
(1)商学院毕业班学生自我认知深度和广度不足,对性格、兴趣、能力三方面的认知度顺次降低,对职业发展路径和具体发展规划缺乏深入思考;女性学生因受到性别角色、社会观念、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仍体现出比男性稍低的自我认知度,但比男性学生呈现更积极主动的职业规划意识;
(2)商学院毕业班学生择业决策呈现趋同性,女性学生趋同性倾向尤为严重,学生择业观需要得到有效疏导;
(3)商学院毕业班学生中长期职业规划体现管理型和专业型两大类别,男性学生更倾向于向企业管理者方向发展,女性学生更倾向于在本专业领域深耕;
(4)商学院毕业班学生持综合性、多重性的择业价值观,就业决策综合考虑职业促进因素、保健因素和声望因素,男性学生偏重实际经济利益,女性学生体现出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成就动机,极重视职业发展,体现出商学院女生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