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半导体在溶液中取向生长机制及其薄膜的形貌表征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液法制备有机半导体薄膜具有低成本、环境友好等优势,成为目前有机薄膜晶体管(Organic thin film transistors,OTFTs)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浸渍提拉技术和喷墨打印技术由于大面积取向和数字直写图案化制膜的优势成为OTFT制备工艺开发的重要基点。本文基于浸渍提拉与喷墨打印技术制备有源层薄膜,研究有机半导体分子在溶液中实现取向生长的机制及其薄膜的表征,并进一步对OTFT器件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采用浸渍提拉技术制备大面积取向的6, 13-双(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乙炔基)并五苯(6,13 bis(tri-isopropylsilylethynyl)pentacene,TIPS-并五苯)薄膜,其取向成膜机制是由溶液内部微观梯度作用产生特定方向的毛细流控制,这种作用机制与混合墨水兼容,且薄膜的覆盖率与溶液粘度成正比。此外,采用倾斜2θ扫描模式来表征TIPS-并五苯晶体的面内织构,较高粘度的氯仿溶液中浸渍提拉制备的TIPS-并五苯薄膜的晶格具有较大的α角和较小的γ角,及其较小的晶格常数b,该器件表现出高达1.5cm2V-1s-1的迁移率。(2)通过在衬底构建非对称的立体结构,利用非对称立体结构在空间区域上的表面曲率的变化,在喷墨打印TIPS-并五苯的前驱体溶液表面形成不对称的表面张力作用及表面能梯度,进而驱动有机半导体发生取向生长及其自对准效果。基于这种非对称立体结构制备的OTFT器件的平均迁移率提升40 %,同时迁移率的相对标准差由68%减小到39%,表明有机半导体在微尺度区域取向生长的阵列器件的性能及其均匀性都获得明显提升。(3)基于 2,7-二辛基-二苯并噻吩(2,7-dioctyl[1]benzothieno[3,2-b][1]Benzothiophene, C8-BTBT) 材料,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 OTFT 的有源层。首先,通过优化打印点间距、打印衬底温度达到高性能器件的制备(最大迁移率达到1cm2V-1s-1左右,开关比超过106),进一步分析了该条件下不同修饰衬底喷墨打印单线条薄膜的形貌,发现在较疏水及低粗糙度的聚(4-乙烯基苯酚)(poly-4-vinyl phenol,PVP)及苯乙基三氯硅烷(phenethyltrichlorosilane,PETS)修饰衬底上得到均匀性好、覆盖率高且结晶有序堆积的薄膜形貌及高性能的器件,并研究了PVP衬底的阵列器件的性能均匀性及其稳定性,其阵列器件性能表现均匀,且放置时间超过40天之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器件性能(迁移率保持在1 cm2V-1s-1左右)。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贵金属(如金、银)纳米结构已经被广泛采用来增加各类光电器件的性能,如光伏器件,光电探测器,波导器件等。作为传统贵金属的可替代物,普通金属(如铜,铝等)由于具有相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耗密度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热量集中,使得芯片产生“热点”,进而影响芯片的可靠性和寿命。对于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
<正> 以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为首的新桂系虽然在1925年初推翻了旧桂系,确立了他们对广西的统治,但在此后的几年里,新桂系一直把全力倾注在广州政府的北伐之举和与蒋介石新
随着微机械系统的日益发展,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加速度传感器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应用非常广泛,其中在地震勘探、汽车安全、导航系统、虚拟现实等领域有着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因为先天或后天原因,成千上万人的无法看到世界。盲人的日常生活受到很多限制,如行走时无法及时察觉到危险,从而给盲人出行带来严重问题。随
《城堡》是卡夫卡最后一部未完成的小说 ,本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城堡》进行解读 ,认为主人公K为进入城堡所作的种种努力是自我认证意识的体现。城堡是他者的象征 ,而K的
可能世界理论最早由莱布尼茨提出,在近二十年扩展到其他领域,文艺学界对此反应最为热烈,希望借此重新解释虚构与现实的关系。通过详细定义实在世界、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的
回顾了矿物润滑油降凝机理的发展历史,指出传统降凝机理在解释可生物降解润滑油低温流变性的局限性。通过实验设计,对比T803A在矿物基础油和可生物降解基础油中的感受性,提出
片上网络以其优越的性能逐步成为高性能片上通信的解决方案,而温度作为片上网络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影响芯片的整体性能。局部“热点”的产生会使片上网络性能降低,甚
通过对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代表作《公社与社会》和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的代表作《论社会分工》中的观点进行比较 ,分析了两者观点中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