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刚性人格之美——张承志散文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张承志的散文研究纳入人格心理学范畴,探讨与张承志散文创作密切联系的人格特征。论文试从张承志散文中呈现出的独立意志、批判精神、忧患意识和宗教信仰四方面人格特质为起点,来揭示他无论处于哪个人生阶段与创作时期,都始终关注着刚性人格的塑造,与此同时,其散文也呈现出一种刚性之美。可以说,是时代成就了张承志,同时也是其独立不羁的个性造就了张承志犹如一匹黑骏马,在群马奔腾中脱颖而出。 论文分三章来阐述张承志的刚性人格结构在散文中的投射。第一章以张承志的人格特质为着眼点,剖析张承志刚性人格形成的客观情势与主观心境。第二章探讨张承志人格理想在散文中的构建。首先,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从张承志散文中流露出浓厚的历史意识切入,解析张承志以刚直硬气的历史人事为参照系的心理动因,并探讨张承志在当代社会喧嚣与失语的并置、认同与实现的距离的尴尬遭遇。其次,从批判的动力、力度及张力论述张承志的现实批判精神,并认为,张承志的现实批判一方面表现他直接干预现实社会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批判主体与批判对象间的动机与效果、力度与适度的背离。最后,阐述张承志皈依宗教前后过程及其深沉原因,探讨了张承志的皈依宗教行为对现实世界是否具有参照价值,并剖析了张承志的思想内核与其外在表象上呈现的徘徊游离。第三章着重解析张承志的刚性人格在散文中的审美再现。立足于文本审美要素,分析张承志散文辽阔的艺术视野、炽烈的主情方式、倾泄的话语风格等艺术表征,揭示了张承志凛冽恣肆的文字背后,隐含着被遮蔽的刚烈性情与复杂的思想内核。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媒体融合发展工作提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创新,“中阿共办、部区联办、民间协办”的办会机制正不断完善,中阿所需、宁夏所能的办会理念,让宁夏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中阿之间打通了合作交流的“宁夏通
期刊
从《论语》中对朋友的理解得到如何对朋友分类、如何交友和交友中应注意的三个心理原则及不同年龄阶段所要克服的困难。 From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understanding of
乳腺增生不用怕  苏逢锡教授说,20岁至50岁的育龄妇女,去做包括手摸、B超和X光在内的乳房体检的话,体检报告里几乎难以见到“正常”这样的字眼,最常见的诊断用语是“双乳小叶增生”。如果报告里仅有“增生”的表述,基本说明了体检者的乳房是正常的。  乳腺增生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正常情况下,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生理性增生过程。  什么是生理性增生呢?乳房里有17-19个乳管,乳管里有管道,在显微镜下
圣经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宗教典籍之一,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学性决定了它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经典。从文学的角度解读圣经,可以发现它独有的艺术特色以及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占
目的探讨不同的代谢活化系统在苯并(a)芘[B(a)P]诱导人细胞转化模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TR,采用3种不同的代谢活化方式:分别为加入大鼠S9组分(S9-Mix)、高
自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了“非虚构”栏目以来,在中国文坛兴盛起来,“非虚构”逐渐在中国文坛兴起。在这个领域中,梁鸿的“梁庄”系列作品,即《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鉴定受条件和方法的制约,一直是大豆抗病资源筛选和抗病品种选育的限制因素之一,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的发现,为抗病鉴定提供了高效而准确的鉴定方
“互文性”这一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文学批评家、女性主义学者朱丽娅·克里斯特娃根据索绪尔的语言符号理论和巴赫金的“对话”和“复调”理论推演而来的,意指文学本身存在着互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