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zc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参(Radix et Rhizoma Salviae Miltiorrhiza)为唇型科植物,是我国常用大宗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药材使用量逐年增加。丹参多糖(salvia miltiorrhiza polysaccharideJ ,SMP)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氧化以及抗衰老等作用,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有关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其多糖的研究,特别是对影响多糖提取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从丹参根部水溶性部分提取分离出多糖成分,探讨其可溶性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适提取工艺参数。分析了多糖的单糖成分,测定了多糖的平均分子量。探讨了多糖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丹参多糖进行抗肿瘤试验的剂量筛选及多糖提高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确定了抗肿瘤多糖的量效关系,以期为丹参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丹参水提最佳工艺为丹参重量与水的比值是1:20、提取时间4小时,乙醇浓度90%。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为丹参重量和水的比值1:20、提取时间40分钟,乙醇浓度90%。2、无论是白花丹参还是紫花丹参,叶中多糖含量丰富,根次之,茎中含量最少,白花丹参根茎叶各个部位中多糖含量比紫花丹参各部位均高。同一时期采集的不同亚种的丹参多糖含量不同,白花丹参含量比紫花丹参多糖含量高。不同时期采集的根部,多糖含量也不同,10月份采集的根部多糖含量比5月的要高。3、多糖脱去游离的蛋白质,经过分离得到两个均一组分,经过HPLC分析两个组分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1.389×10~6,4.028×10~5。单糖组分分析主要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4、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SMP有明显增加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吞噬指数,升高正常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环磷酰胺+高剂量组与单独环磷酰胺组比较,脾指数、胸腺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剂量丹参多糖有明显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小鼠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高剂量的SMP能刺激T淋巴细胞的转化,改善T淋巴细胞的增值能力,说明丹参多糖能通过增强免疫作用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且相对没有副作用,是比较理想的抗肿瘤中药。5、不同剂量的SMP均能不同程度的延长小鼠在密闭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从100—400ml/kg剂量组的存活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其中以200ml/kg延长率最大优于其他各剂量组。6、通过负重游泳持续时间直接观察到了丹参多糖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其机理是多糖能改善机体能量代谢,减少蛋白质和含氮化合物分解,从而降低血尿素氮,具有抗疲劳作用。
其他文献
以超短波潜对岸通信和超长波岸对潜通信为基础,概述了激光通信的发展、激光传输的特性、激光器件特性和接收滤光器特性及其发展动向。
新马克思主义的女权主义理论继红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原只是两种独立的思想体系。自20世纪60年代新左派出现开始,两者开始融合。新左派中的一些年轻马克思主义者抛弃了纯粹的经济
构建高校实践育人模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校思政实践理论,从大思政视角出发,
20世纪末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对生物质发酵制备燃料丁醇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便于和发酵过程耦合等优点,在燃料丁醇制备的过
放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放疗导致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当前的命名,如放射性肠炎、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等并不能反映放疗后的病理生理
以离散变量量子态为信息载体,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及量子相干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HZ态与Bell态纠缠的三方量子确定性密钥分发方案。方案可用于向两个接收方传输待分发的确定性
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介导的对食物的不良反应,回避过敏食物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食物过敏儿童生长速度缓慢,与饮食回避造成的营养素缺乏和失衡、不必要的饮食回避、饮食行为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曹雪芹在语言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他以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奠定了《红楼梦》这部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后人对书中的语言艺术进
目的皮肤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水平常出现明显升高的现象。文中探讨常见良性皮肤病患者的血清SCCA在皮肤良性病变中表达
<正>2015年3月3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化学教与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2014年化学数字化实验教学应用及创新设计交流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