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重到平和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yuanyua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少功是当代文坛上的重要作家,其作品以极具思想性著称,那些充满哲思的文字中盈满了韩少功对社会人生的深深焦虑,这种焦虑从程度上来看走过了一个从形成到顶峰再到走向平和的过程。多年来,针对他作品焦虑特点的研究多是从某部作品出发来具体分析,系统地进行研究的尚属少数,可以说这一研究角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从韩少功焦虑的形成原因、文本上的具体呈现以及表达上的主要特点三个方面来阐述韩少功小说中的焦虑,力求系统地展现韩少功文本中的焦虑特点。多数学者将韩少功的文学创作时期分为伤痕文学阶段、寻根文学阶段以及新时期创作阶段。与创作阶段大致一致,韩少功作品中的焦虑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过程,本文的第一章论韩少功作品焦虑倾向的初步显现,文革的结束为韩少功带来了个体精神的自由化,而在这种自由中他反而因缺乏导向而产生了选择上的焦虑,面对所困惑的问题,他们显得不知所措。这一阶段他主要是对农民、农村以及知青等问题作出了思考,其焦虑的一些主要特点如对现实的怀疑等也开始在这一阶段有了初步的显现。第二章论韩少功作品中的焦虑到达顶峰,这一阶段主要是指韩少功寻根时期的中短篇创作,他的作品中开始出现惊惧感和紧张感,这一阶段中韩少功的作品主要是想为自己的精神找到一个家园,并希望在这个家园中挣脱焦虑,然而这种努力是徒劳的,韩少功反而在挣扎时于焦虑的泥淖中越陷越深。第三章论韩少功寻根之后的作品,这一阶段的作品中韩少功逐渐找到了面对焦虑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即直面焦虑,但是焦虑仍然存在,但是从作品呈现的效果来看,前一阶段中的那种惊惧和紧张感有了一定的缓解,且这一阶段的作品多了一份人文的关怀,这使得作品在整体上稍显中正平和。新时期以来,韩少功的小说确实怪味难懂,唯有深入其中方可理解作家上下求索的苦心及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韩少功小说创作为当代文坛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其他文献
阳羡派是江南阳羡、荆溪籍词人于清顺治、康熙时期组成的创作群体。任绳隗是清初阳羡派早期的重要成员,他最早与陈维崧唱和,与陈并称为“阳羡双绝”。任绳隗诗、词、文诸体皆
李锐的小说以个性和思想著称于中国当代文坛。作为一个很难定性和归类的作家,研究他的作品和创作经历就显得更加有益。本研究以李锐的小说、散文和随笔以及相关学术著作和论
在GM(1,1)模型中系数矩阵和观测向量都是由原始序列组成的。系数矩阵中同样是有误差的,与观测向量中的误差一样,亦来源于原始序列,即它们误差同源。不同位置的相同元素应该有相
杨键的诗歌以其强烈的中国风格、对传统文化极为尊崇的文化立场在中国当代诗坛自成一家。本论文试图分析杨键诗歌忏悔意识的内涵和忏悔主体,思索忏悔意识对艺术风格的影响以
<正> 韶关地区农业局、外贸局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三日至五日在英德县联合召开了蚕桑生产年终总结会议。有各县农业、外贸以及重点公社,供销社主管蚕桑生产的同志和一部份重点
2006年,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金银饰件[1],有用于装饰车轮、车厢的条形金箔饰和三角形金花饰,还有各种动物形状的金箔,包金铜贝,包(贴)金银的铁饰件等,
文章以元阳县新街镇箐口村为例指出,从资源主人视角来看,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该坚持民本思想,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将旅游开发的经济收益主要回馈给创
皖籍作家周天籁曾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自20世纪20年代末走上文坛至40年代末,短短二十年间,他曾结集出版中长篇小说35部,另有大量小说、散文散见于民国时期上海各
本文从介绍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的公民教育思想入手,以苏霍姆林斯基的公民教育理论为借鉴,联系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内外伤辨惑论》主要论述的是外感虚证和外感实证及其鉴别和治疗,其中所称的内伤病,实为外感虚证;李杲所拟之补中益气汤当是为益气解表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