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3C在原发性肝癌中的突变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rk_joh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在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中居第六位,在肿瘤相关性死亡中居第三位。据最新统计,全球每年约有74.8万新发肝癌病例,约有75万人死于肝癌,其中半数发生在中国。虽然在肝癌早期诊断、手术切除、肝脏移植方面取得了诸多进步,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但肝癌患者的总体预后仍然很差。肝癌的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与之相关的易感基因也很缺乏。因此,肝癌相关的新的易感基因的发现将为肝癌的预防、高危人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生物学标志,并为开发全新的药物和基因治疗提供靶点。肿瘤的发生是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基因变化引起的原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其核心。与其他实体肿瘤类似,HCC在其自身发生、发展过程中亦累积了大量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逐渐累积形成癌前病变并最终演进为肿瘤。现已知道,HCC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组织学发展过程。大部分HCC发生在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背景上,由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异型增生结节(Dysplastic Nodules, DN)-HCC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因此,通过对比正常细胞基因组、DN基因组和HCC基因组遗传变异之间的差异,可以发现与HCC相关的较早期遗传变异。近年来,新一代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的进步,促进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外显子测序的快速发展,并被广泛运用于复杂疾病如癌症易感基因的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外显子区域包含着合成蛋白质所需要的信息,涵盖了与个体表型相关的大部分功能性变异,同时外显子区域是目前基因组中被研究得最为成熟的一部分,使得我们能够对发现的变异所在的基因进行注释和功能途径分析。由于外显子仅占整个基因组的1%左右,因此远比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序更经济、高效。由于其具有对常见和罕见变异高灵敏度,能发现外显子区绝大部分疾病相关变异,促使全外显子测序成为鉴定孟德尔疾病的致病基因最有效的策略,也被广泛运用于复杂疾病如癌症易感基因的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正常细胞基因组DNA、DN基因组DNA以及HCC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寻找与肝癌有关的新的遗传变异位点,并对筛选出的候选基因进行相应的功能研究。第一部分全外显子测序寻找肝癌相关遗传变异位点摘要目的:通过对一例原发性肝癌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肝脏异型增生结节(Dysplastic Nodules, DN)和两个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共4个样本进行外显子测序分析,寻找与肝癌相关的新的遗传变异位点。方法:应用Aliglent SureSelect人外显子序列捕获(50M)系统和Solexa测序技术,检测肝脏DN和HCC外显子区域的变异位点,通过比对外周血正常淋巴细胞外显子区域的变异和NCBI的dbSNP数据库,过滤掉共有的体细胞SNP变异,从而筛选出肝癌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并应用Sanger法测序技术对所筛选出的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在DN中共发现5个新的单核苷酸变异(Single Nucleotide Variations, SNV),在两个HCC中分别发现72个和182个新的SNVs。其中两个HCC均有SNVs的基因共两个,分别为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UBE3C基因和19号染色体上的MUC16基因,均经过Sanger测序法证实突变。在DN与HCC上均有SNVs的基因没有发现。此外,在DN中未发现新的短插入/缺失(Small indel)变异,在两个HCC中分别发现3个和9个新的Small indel变异,分别定位在12个不同的基因上结论:肝脏DN与HCC未发现共有变异基因,但两个HCC中均发现基因UBE3C和MUC16存在变异,提示这两个基因可能与肝癌发生密切相关。第二部分候选基因UBE3C的验证及结构分析摘要目的:探索泛素连接酶E3C(UBE3C)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例中的突变情况。方法:在另一组105例HCC样本中,应用常规Sanger测序技术对UBE3C的全部23个外显子区域进行测序,并分析UBE3C基因突变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全部106例(包含全外显子测序1例)HCC样本中,共有17例在UBE3C上存在碱基置换的非同义突变,基因突变率16.0%。这些突变位点分别位于UBE3C的5、7、13、20和22号外显子上,其中Asn929I1e、G1u959Lys和Thr1004Ala三个位点的突变发生在UBE3C的进化上高度保守的HECT结构域(domain)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UBE3C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HBV DNA、肝硬化、肿瘤大小、包膜、分化及血管侵犯及肿瘤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均无关。结论:UBE3C在HCC病例中存在多位点、高频率的突变,Asn929Ile、Glu959Lys和Thr1004A1a的突变可能会对UBE3C的蛋白质功能产生重要影响,参与HCC的发生、发展过程。第三部分UBE3C的肿瘤生物学特性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E3C(UBE3C)在各种肝癌细胞系和肝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探索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uh7和MHCC97-H生长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选用正常肝细胞系L-02和常见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Huh7、Hep3B、 HCCLM3、MHCC97-H和MHCC97-L共7种不同的人肝癌细胞系,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述细胞系中UBE3C蛋白表达及分布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UBE3C在人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构建稳定敲减UBE3C的Huh7和MHCC97-H细胞株,观察在敲减UBE3C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UBE3C在各肝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且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相对正常的L-02细胞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具有较高侵袭潜能的MHCC97-H细胞和相对较低侵袭潜能的Huh7细胞系中则表达水平较高。在人肝癌组织标本中,UBE3C蛋白主要存在于肿瘤细胞的胞浆中,且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在人肝癌细胞系Huh7和MHCC97-H中敲减UBE3C基因后,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能力、迁移和侵袭能力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UBE3C可促进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在HCC中可能发挥着促癌作用,是一个HCC相关的潜在的癌基因。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第一部分:B-NHL细胞中BAFF及其特异性受体BAFF-R的表达和定位的研究研究目的:明确B-NHL细胞系Raji、Jeko-1、Pfeiffer细胞中BAFF和BAFF-R的表达和定位。研究方法:采用RT-PCR和We
本文报告在内镜直视下应用国产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了45例正常老年人(年龄65~87岁)胃及十二指肠球部十二个不同部位的粘膜血流量。并与55例正常青中年人(年龄18~44岁)进行了
肝细胞肝癌(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约占全球肝癌病例一半以上。虽然肝癌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由于肝癌的疾病过程进展迅速、具有极高的复发转移
第一部分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定位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目的:术中通过对胃癌患者使用1%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分析术中定位活检前哨淋巴结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c-Myc是Myc蛋白家族的重要成员,它是细胞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在细胞中有着多重的功能,调控了细胞增殖,代谢,血管新生以及DNA的修复。除此之外,c-Myc还是一个致癌蛋白
低温寒害(cold injury)是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之一,不仅限制农作物的地理分布,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因此,研究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具有
依旧是那双厚实温暖的大手,依旧是那张和蔼可亲的笑脸。1月30日,笔者再次来到濮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精准扶贫村——濮阳县渠村乡大芟河村。乡亲们听说我们要采访驻村第一
随着经济发展的程度不断提高,并购活动以其顺应企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等独特魅力,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了不可估量的活跃态势。但是,根据并购研究的相关数据表明,并购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