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南北差距及其成因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iuuffuuyyaa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发展中大国,区域之间的发展差异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尤其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差距伴随着经济增长的提速进一步拉大,日益成为专家学们者关注的焦点。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中,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更好的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变成我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就是这一不平衡的重要体现。建国以来,随着我国宏观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转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现阶段“南北差距”日益扩大,且正在替代“东中西差距”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基于此,笔者尝试对南北经济差距的形成进行剖析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激发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提出政策建议。
  笔者通过研读文献发现,本世纪初就有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南北差异的扩大问题,但是由于当时的差距相对不明显,学界对此问题的观点也不统一。然而,2013年以来,南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并逐渐成为新的不平衡特征。当前,关于南北差距的研究基本都集中在2016年以后。综合前人的研究和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本文选取固定资产存量、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进程以及“新旧动能”这几个方面对南北经济增速的差异展开研究。为了探究要素层面对于南北经济增速差异的贡献度,本论文利用我国2000年至2017年共18年的31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区域差距问题进行了直观地分析,并且进一步的通过构筑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探究了资本投入、劳动力人口、对外开放、市场化程度以及“新旧动能”等要素投入对于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贡献度。通过总样本回归表明,固定资产存量、劳动力人口的数量、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及“新”、“旧”动能等要素的投入对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呈现显著的正向带动作用。随后对样本数据按照我国的南北省份划分标准进行分类,利用子样本回归进一步发现,固定资产存量、劳动力人口、对外开放、市场化进程以及“新”动能对于南北经济增速差异的贡献度为正,而“旧”动能对于南北经济增速差异的贡献度为负。其中,对外开放对于南北经济增速差异的贡献度较大,这是因为南方在我国的对方开放中占据天然的地理优势,正是凭借着这种地理优势南方地区在发展国际贸易、接受国际上先进产业转移、引进先进技术以及优化要素和资源配置上具备比较优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了南北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形成。市场化程度对于南北经济差异的贡献度从回归结果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我们认为其更倾向于更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直接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动。非常值得关注的是,区域的创新能力对于南北经济增速的贡献度达到了10.71%,而政府对于创新能力培育的投入不同所带来的经济增速的差异占比也已经达到20.13%,两者加总也就是本文所研究的“新”动能对于经济增速差异的解释达到了30.84%,这说明科技创新对于地区经济的增长至关重要,也从侧面说明了南北方地区创新能力的差距较大。
  综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1)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重对北方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2)注重对高技能人才培的养,积极引进创新型人才;(3)扩大北方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为引进外资和进行对外贸易提供便利;(4)加大力度进行市场化改革,兼顾不同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平衡发展。
其他文献
能源与环境是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工业革命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费激增,然而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日趋严重的环境保护压力迫使各国政府调整发展策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成为新的发展共识。其中,太阳能光伏作为一种资源丰富且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领域。在中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伏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瞩目
学位
从国际上看,随着服务经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和制造业回归的相继出现,发达国家正在着力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中国自步入“新常态”以来,多次通过供给侧改革和中国制造2025等措施积极寻求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经济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产业的发展上,而产业在区域内发展的现实形式是产业集聚行为。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本、劳动和技术在一定土地面积上的集中,因此会对土地使用方式、土地使用强度
学位
目前,经济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替代关系。其中,能源替代关系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议题之一,这一议题对中国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现状的改善、以及能源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研究的是能源的内部替代关系,即不同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本文介绍了要素替代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相关理论以及中国能源消费概况,进一步构建了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运用1965-201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与1994-20
学位
产业集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可避免的是,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因此深入探讨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厘清内在的作用机制,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参考Copeland-Taylor模型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在微观层面上剖析了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
学位
自2008年次贷危机结束后,蓬勃发展的影子银行体系逐步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我国的影子银行依赖于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从事表外资金信贷业务。影子银行资金是地产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地产资金来源的20%。尽管影子银行资金的成本高,企业仍然乐于选择这一新兴的融资方式,它弥补了资金缺口,通过外部的通道绕开了金融监管。影子银行资金的频繁进出地产市场,会引起房地产价格的变动。因此,分析我国影子银行对房
学位
股票市场泡沫是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体系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泡沫的膨胀会导致资本配置不当,从而使资本市场无法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泡沫的破灭往往会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从而导致宏观经济的衰退。因此,股票市场泡沫的识别和治理问题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判断泡沫的膨胀程度如何,以及是否需要实施相应的货币政策对泡沫进行合理调控等问题,亟需规范的应用经济学范式进行研究。本文以上证综指、
学位
随着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正视传统金融理论中关于个体都是理性人的假设在解释现实问题时的局限性,资本市场中的个体并不是完全理性存在的观点正在被大家广泛接受和认可。行为公司金融学认为,公司命运走向的决定者——公司的管理者,也不是完全理性存在的,他们在处理公司事务、制定公司决策时存在着非理性的行为,而这些非理性行为会对公司的一些列决策造成影响。债务融资决策的制定、债务融资结构的
微型金融的宗旨是帮助低收入人群获得金融服务,微型金融机构作为微型金融的运作者,有着社会扶贫的重要职责,是国家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实际运行中,一些微型金融机构却面临着难以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困境,或者是实行商业化经营的机构将目标客户群体转向了较富裕的人群,出现了“使命漂移”现象,社会扶贫目标和商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难以协调发展。正确的识别“使命漂移”现象,分析微型金融机构双重目标之间
学位
近年来,民营系P2P网贷平台依托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以其高收益、低成本、广覆盖等特点呈现爆发式增长,平台数量、投资人数、交易规模等均极速扩大。而2016年始,民营系P2P问题平台频现,行业增速放缓。至2018年,民营系P2P平台爆雷潮涌现,大批平台出现提现困难、跑路等现象,民营系P2P平台面临成长和发展的困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民营系P2P平台的风险现状及问题平台爆雷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平台进行风险评
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强度相对2005年下降60%~65%,为实现该减排目标,中国将在七个碳交易试点基础上逐步建设全国范围内的碳交易市场。二氧化碳排放权的初始分配对碳交易体系的平稳有效运行至关重要,拍卖作为分配方式具有降低成本、减少企业阻力等优点而被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碳交易市场广泛采用。当前实施的制度存在不能对现实形势及时响应,拍卖出清价格易于波动且处于较低水平而难以承担价格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