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u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西方的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简称PBL)流传到我国教育界,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便不断地进行着碰撞与融合。“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模式是根据我国教育现实对西方PBL教学进行改进而成的,它符合我国国情,能够更快地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与创新,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传统教育下的人才缺乏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小组合作协调能力的培育、敢于质疑权威的批判精神的形成,这更符合培养社会型人才的最终目标。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对其教学效果提出质疑:它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紧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基于问题为中心对高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进行实践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题要研究的内容和所用方法。第二部分从理论方面概述“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和物理思维的定义。“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是2011年在扬州教研室牵头下确立研究的,本文在详细剖析该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的过程中阐述出它的教育理念和原则,笔者在阅读了大量文献资料之后,结合学术界对“思维”的定义和物理学科特点,对“物理思维”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三部分本人针对高一学生物理思维制定了调查问卷,并对高一年级新生进行抽样调查,依据样本对学生物理思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其物理思维具有四个方面的特点:(1)学生的情境迁移能力一般,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2)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渐发展并趋向成熟,抽象思维开始形成且有待发展;(3)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表现得差强人意;(4)学生的建构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自主的将零散知识点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第四部分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实验方案并依据调查结果探索了具体的教学对策。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多方面对比研究后,分析出新授课、实验课、建构型整合课等不同的课型,对高中生物理思维不同维度发展程度不同。对实施研究的过程进行详尽的剖析,通过实验前后测问卷结果对比、前后期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对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的影响效果。第五部分对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基于问题为中心”的物理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对高中生物理思维的积极影响。找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延续性研究作出了展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手机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愈加凸显。在侦查人员办理与智能手机相关的违法犯罪案件中,通常会发现手机中存储了大量有价值的用户
今年3月25日,由李鹏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7月7—9日,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外交部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类进入了全球性风险频发的阶段,灾难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强。我国所面临的风险具有涉及领域多、发生频次高、影响规模大等特点,防灾减灾救灾的形
“华人海外置业潮“的兴起激励了中国房企涉外,但低周转率、资金回笼速度慢和对法律法规的高适应性成本等问题已成为了中国涉外房企必须面对的风险。因此无论如何,试水海外是中
阐述了e-learning的内涵及其基本要素,指出数字化学习是推动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根本变革的外生技术力量,指出了我国高校e-learning教学存在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当前基于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数字化校园已跃然浮现,并且成为师生交流、信息获取、资源发布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然而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数字化校园中各种学
传统村落传承悠久的历史文化技艺,是乡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明的精髓、文化艺术的结晶。传统村落在展示地方特色文化、保护优秀历史建筑和地方特色物质资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文章主要阐述了数学阅读的相关内容,包括数学阅读的概念、数学阅读的重要意义、数学阅读的层次划分及数学阅读的四步法则,其中数学阅读的四步法则包括"
概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含义及我国现行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职能作用,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从框架构建及重构理论角度研究政治讲话中的词语意义和文本解释,能够将话语与交际者的政治立场、文化语境、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讲话人的真正意图和话语产生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