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新戊醛加氢制备新戊二醇催化剂及其工艺研究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chu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戊二醇(NPG)是高档油漆和粉末涂料的大宗助剂,能显著改善产品性能,随着人类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对NPG的需求量迅猛增加,而中国产不足需,长期依赖进口,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铜作为加氢催化剂,具有低温活性高和选择性高的特点。基于这些优点及目标产物,本文分别对原料羟基新戊醛合成条件和加氢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铜基催化剂以及添加助剂改性的铜基催化剂,主要考察催化剂铜含量、助剂种类及含量、反应温度、氢醛比一系列条件,筛选出最优催化剂及其最优的工艺条件,并考察最优催化剂的稳定性。论文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通过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原料羟基新戊醛(HPA)合成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并结合HPA加氢制备新戊二醇过程对原料的要求,明确合成HPA工艺优化的方向。  其次,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四种不同负载量铜基催化剂,以碱性硅溶胶为载体,碳酸钠为沉淀剂,主要比较铜含量不同催化剂的活性变化。同时考察固定床装置上温度和原料比对羟基新戊醛转化率和新戊二醇选择性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检测,内标曲线法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最适液时空速为1.0 h-1,最优催化剂是15%Cu-SiO2,最佳反应温度为100℃,最佳氢醛比为10:1,最佳反应压力为2.0 MPa,最佳焙烧温度为450℃,羟基新戊醛的收率达到79%以上,且该催化剂在连续600小时固定床反应中活性稳定。  再次,在15%Cu-SiO2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助剂Zn、Mn、Co对其进行改性,考察助剂种类与含量、反应温度、氢醛比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助剂对Cu-SiO2催化剂活性均有影响,Zn的加入提高了原料的转化率和目的产物的选择性,但其效果并不明显;Mn的加入使催化剂比表面积增大明显,但其催化效果反而低于纯铜基催化剂;添加助剂效果最佳的是Co,在液时空速1.0 h-1、反应压力2 MPa、温度100℃、氢醛比为10:1时,15%Cu-3%Co/SiO2催化剂可使得新戊二醇收率达到90%以上,且稳定性好。  最后,采用ICP、XRD、TG和BET等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负载量、活性组分、形貌进行考察研究,得到最优的制备工艺。
其他文献
  针对文[12]提出的基于DNA序列操作和混沌系统的图像对加密算法,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发现了该算法的缺陷,并提出了一种选择明文攻击方法,利用一些选择明文及其相应的密文对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结构计算软件Cerius2中的Reflex-Plus计算模块,结合中药穿琥宁的粉末X-射线衍(XRD)射谱图,构建穿琥宁的晶体模型,计算出穿琥宁的实际晶体结构。晶体结构不同的同一药物在药物稳定性、均一性、生物利用度、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药物晶体结构尤其是多晶型的研究越来越收到药学工作者的重视,已成为新药研究和开发过程的重要内容以及药物质量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项
  在地球南北极地区,以磁极为中心出现极光的椭圆带状区域称为极光卵。极光卵位置信息的预测对于极光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空间天气变化的辅助理解都有着重要意义。提出一种
会议
  实现移动终端上的路径规划和导航功能可以显著地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因而降低了电商成本,缩短了用户的等待时间。我们在Android手机平台上提取百度地图的地理数据,采用蚁群
复合材料布带缠绕制品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内在质量的控制和制品的可靠性评价,对无损检测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在对复合材料布带缠绕制品的材料成型工
1.前言   抑郁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其病因机制的探讨是达到有效治疗的必要途径。传统抑郁症的“单胺学说”认为,抑郁的发生主要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如5-羟色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是一种风味和口感十分独特的美味食用菌,营养和药用价值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鸡腿菇从菌丝生长到子实体形成耗时较短,同时生物转化效率非常高,栽培
刚过了五四青年节,按照官方说法,44岁以下都是青年,祝青年朋友们节日快乐.可是,有媒体评论,当下许多中国青年人因背负太重的压力而过于“早熟”,以致丧失激情,年纪轻轻即世故
地下水曝气(AS)和生物曝气(BS)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兴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主要用于处理有机物造成的饱和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其具有成本低、高效率和原位操作等显著优势,在饱和土壤和地下水有机污染修复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已有很多AS和BS成功应用的例子。然而在AS和BS的实地应用过程中,系统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经验性的,人们对于AS和BS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的了解。本文在此
  As two popular sphere decoding(SD)schemes proposed by Pohst and Schnorr-Euchner(SE)[1],both of them can perform near maximum likelihood(ML)detection in m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