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小说中的僧道形象解读佛道世俗化——以“酒色财气”为考察中心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ming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道世俗化是中国古代小说重要的表现内容之一。本文拟从具体的文本出发,对照、结合史实来分析佛道世俗化在明清小说中的体现。 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中国本土文化的溶合,走上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宋元时期开始走向世俗化;至明代,世俗化成为佛教最为显著的特点。而道教作为我国本土特有的民族宗教,其世俗化的痕迹一直存在,至明代,世俗化程度也大为加强。 宗教世俗化里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其教徒的世俗化;酒、色、财、气又是世俗世界的重要特征和主要内容;所以作为在佛、道信仰中起引导作用的僧尼道徒,他们追求酒、色、财、气的行为便成为佛、道世俗化的重要表现。现实生活是小说素材的重要来源,佛道弟子追求酒色财气的行为也会投射在同时代的小说作品中。在明清诸多小说中,各色僧尼道徒为追求世俗欲望不遗余力。小说中出现许多豪饮的僧道;许多色心炽热的佛道弟子,为了满足欲望,想方设法,或骗或嫖,或勾搭成奸;许多一心向着黄白之物的僧道,为了钱财治利营生,或骗或与人奉承,甚至谋财害命;许多逞强的僧道,包括为不平事抱打不平,或只是因为怒气而做出恶狠之事。 佛、道世俗化还可以从小说作者在行文中的评述之语和借小说人物之语的描绘窥见一斑:包括寺院藏奸、寺院贪财、尼姑为奸情牵线、僧道不过庸人。明清小说中还有不少妖魔化僧道人物的笔墨。这些妖僧妖道形象是现实中佛道世俗化在作者心中的一种极端反应;而他们作乱的目的也逃不出“酒、色、财、气”的范畴,包括:为色而作乱、为财而作乱、为逞强之气而作乱。小说作者的这些点评和妖魔化笔墨反映了知识分子阶层对佛、道宗教态度由“敬而远之”到嘲讽的变化,反映了佛、道的神学面纱已被掀起的历史现象。 小说里描写的僧道人物的各种世俗化行为与历史桴鼓相应。以小说作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对佛、道态度的变化也反映了佛、道世俗化的历史背景。佛、道文化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在明代这个传统社会逐渐走向没落的时期里,其世俗化是历史这出大戏里不可或缺的一个场景。
其他文献
翠屏区南城街道党工委在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积极创新载体,在社区扎实地开展“走进党支部,与党同心;走进贫困户,与群众贴心;走进社区单位,促共驻共建;走
期刊
期刊
我院ICU 2006-08/2008-09共行锁骨下深静脉穿刺432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颅脑外科患者多为急危重症,静脉输注给药是必需的急救选择,且通常需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及24 h连续输液,医护人员正确地给患者实施静脉输液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尤为重要.
期刊
临床上很多神经内科患者由于长期输液或输入刺激性很强的药物,使血管严重受损、变硬甚至堵塞造成静脉穿刺极为困难.而在手腕和掌指关节有一段充盈明显却很少被穿刺过的血管,
变频调速技术具有节能、速度和转矩的高精度控制、高速驱动、软起动等优点,而煤矿井下由于其特殊工况环境限制了变频调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矿用变频调速技术可适用于煤矿井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