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梁类构件动力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kjn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结构长期服役的时候,由于结构自身的疲劳、外界环境的腐蚀以及材料的老化等多项因素的作用会导致结构损伤的不断累积,甚至最终发生断裂破坏。目前损伤识别技术大部分是通过结构的整体动力响应信号来推求模态参数,然后再通过模态参数的改变量来诊断结构损伤的位置和程度。这种识别方法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但是由于测试过程中产生不可避免的噪声、传感器位置和数量以及激励力的位置等因素的限制,此方法常常不能够精确得到损伤位置和程度,这就为实际运用带来困难。因此利用整体层次上的检测,大致判定结构损伤的位置,然后对结构可能的损伤部位进行局部构件检测。基于这一思想的识别方法才是比较现实和有效率的。本文利用局部振动对梁类构件进行动力损伤识别方法研究。所作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根据Timoshenko梁自由振动方程,建立了梁类构件两端弹性约束损伤识别理论模型,由此得到了Timoshenko梁两端弹性约束损伤识别模型的频率方程、振型系数方程以及单元平均应变模态。通过结构的矩阵特征问题,推导出梁类构件中间单元损伤时,引起梁上各个节点应变模态的变化量的理论公式,由节点应变模态变化量得出单元的平均应变模态改变量。建立的损伤理论模型以及推导出的方程,能很方便的求出损伤发生时,模型的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单元平均模态的该变量。为以后相似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其次,建立两端弹性约束梁的ANSYS模型(这里用ANSYS模型来代替实物模型,用ANSYS的模态分析来代替实物模型的模态测试实验),用模拟两端弹性约束的弹簧常数的改变来模拟弹性约束的损伤,用中间单元弹性模量的改变来模拟中间单元的损伤。通过ANSYS的模态分析,获得其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单元平均应变模态。最后,根据建立的理论模型和ANSYS模型,得到以弹性约束损伤的理论平均单元应变模态与测量平均单元应变模态差的绝对值之和为最小的优化目标函数,形成梁类构件弹性约束损伤识别遗传算法优化的思想;得到以各个损伤单元应变改变量之差绝对值最小为优化子目标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形成梁类构件中间单元损伤识别遗传算法优化的思想。由此通过遗传算法,对两端弹性约束和中间单元的不同位置、不同程度进行损伤系数的优化识别,并对不同适应度函数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总结。上述提出的对梁类构件弹性约束和中间的单元损伤识别的方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识别出损伤的为位置与程度,特别是对单处和两处损伤的情况,对早期损伤也有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对弹性约束损伤识别的理论,可用于梁类构件两端的焊缝进行损伤识别检测;对中间单元的损伤别理论,可用于吊车梁危险截面的损伤识别检测等。
其他文献
带桁架转换层的结构是一种竖向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其传力途径明确,但由于构造和施工复杂,实际工程应用并不是很多,实验研究也相对较少,尤其是地震作用下的分析远没有
提高和改善村镇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节约建筑能源,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通过对秦巴山区的汉中、安康两地乡村民居的调研与测试,分析传统民居的建筑特点和居民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代表着未来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与传统的抗震设计理论相比更加全面、灵活和合理。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不但能保障人们在地震中的生命安全,而且能最
随着地震造成破坏的严重性,钢框架的耗能减震研究日趋重要。由于耗能减震装置既能在多遇地震中提供足够的水平刚度抵抗地震作用,又能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屈服发生滞回阻尼耗能,
混凝土材料是多相复合材料,其组成成分复杂多变,材料特性表现出较大离散性。其工作的环境更是能够较为严重的影响其力学性能,水环境中与大气环境中的力学性能相差甚远。现有的数
本研究利用Floquet变换方法,建立了单排桩、多排桩隔振计算的数值模型。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半空间弹性土在内部圆形荷载作用下的基本解建立。本文的基本
当前我国建筑业对钢材的需求大,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利用,国家研制了HRB500高强钢筋。高强钢筋具有可以提高构件强度、减低用钢量以及减少构件截面尺寸等优点
目前,极端气候频发,盐冻融破坏已成为北方全部地区及南方部分地区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盐冻融循环作用后,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力学性能发生退化,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
混凝土叠合承重墙是一种将建筑节能、结构承重融为一体的新型墙体。该墙体具有自重轻、保温好、施工方便、工业化生产以及较好的抗震性能等特点,克服了普通钢筋砼抗震墙施工周
场地条件对地表地震动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对设计地震作用的估计。各国(地区)抗震设计规范均将场地分为若干类,采用场地系数或特征周期考虑不同场地对地震动的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