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驱动力研究——以北碚区为例

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北碚区作为研究对象,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常规与空间分析方法相结合,以乡、镇级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从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入手,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为该区土地利用动态的综合研究、合理规划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区域信息,同时也是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就土地利用动态研究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先进手段和国内外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接着以北碚区的历史统计资料为基础概述了与北碚区土地利用变化有关的区域自然和社会特征及其土地利用变化的简史。然后根据1990年到2003年北碚区的土地统计数据,分析了北碚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特点,并从宏观到微观、从横向到纵向揭示了北碚区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分布特征、变化规律等等。
其他文献
植酸是谷物种子磷的主要贮存形式,植酸磷占种子中总磷的60~80%,单胃动物由于缺乏分解植酸磷的酶而不能有效吸收利用植酸磷,这部分磷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造成严重的粪磷污染。玉米作
随着设施大棚蔬菜盲目施肥及不合理的灌溉以及施用年限的增加,设施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不断加深,直接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变差,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至于阻碍了设施大棚作
地表径流中水溶性磷是水生系统中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利用富集植物修复污染土壤已成为当今国际生物修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通过
采用“电力线载波+电话线传输”方式,并利用调制解调芯片MC145745与单片机87C51组成通信接口,对一个原利用RS-232串口方式与智能型电能表通信的抄表系统进行了改进。改进方案的优
设施农业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设施内特殊的土壤生态环境,随着设施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次生盐渍化、养分失衡、作物根系分泌物及病原菌
农田土壤有机碳容易受到强烈人为干扰并可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调节,对大气CO2具有“源”和“汇”的双重功能,它的碳收支研究对于实行“固碳减排”政策和履行《巴黎协定》公约具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广泛讨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新世纪城市建设规划考虑的重点问题。城市生态用地是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的载体,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农
本研究在南方山地丘陵区面源污染监测基地的平台上,于2008~2014年连续7年进行定位观测,以当地主要农作物种植模式(玉米-油菜轮作)为对象,在不同施肥与耕作措施下进行典型黄壤坡耕地
长期以来,各类规划内容相互冲突,地类审批手续繁杂,特别是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间长期存在用地分类标准、数据格式、发展方向等方面的差异,成为多部门规划无法正真合一的重要障碍。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城乡用地分类标准、空间规划差异的基础上,在鹰潭市“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契机下,以鹰潭市中心城区为研究范围,基于对鹰潭市中心城区现行规划数据,主要对“两规”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图斑差异性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基于图
本文选择若尔盖高原湿地内一多边形区域作为研究区,在ArcGIS9.2及ERDAS IMAGINE9.2平台上,以野外调查及实验数据为基础,结合遥感数据,研究1977、1994、2006年三时期LUCC及包括地表水域储水量、土壤储水量及植被储水量在内的地表水储量的变化情况。结论如下:(1)在对三时期Landsat数据做了几何校正、辐射定标等预处理以后进行监督分类,其中总体精度以ETM~+分类模板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