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侧支循环关系及辛伐他汀干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203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树突状细胞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及辛伐他汀干预的研究背景: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与炎症和免疫密切相关,炎症与免疫贯穿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有学者提出AS的实质是一个慢性炎症反应过程,在AS不同时期的炎症与免疫反应并不完全相同,所起作用也存在差异;同时炎症与免疫反应直接影响着AS斑块的稳定性,决定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预后,因而近年来炎症和免疫反应在AS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的抗原提呈细胞(AP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大的专职APC,也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淋巴细胞的APC,通过第二信号或共刺激信号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并使其发挥效应细胞作用,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免疫反应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他汀类药物是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研究结果表明,除调节血脂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强化他汀治疗可以延缓、阻断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并且他汀类药物的这种作用是独立于降脂作用外的。他汀类药物抗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阻断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检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中DC数量、表型与功能状态,并采用辛伐他汀在体内与体外进行干预,探讨AS可能的免疫机制及辛伐他汀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根据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入选20例冠状动脉无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A组,阴性对照组),2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严重冠心病患者(B组,AS病变组)和2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CAG前服用辛伐他汀40mg/天,连续30天以上的严重冠心病患者(C组,辛伐他汀治疗组)。全部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导管抽取20ml冠状动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A组与C组在单个核细胞分离后行DC体外培养扩增,B组在单个核细胞分离后分为B1、B2两组,A组、B1组、C组进行DC的体外培养扩增,B2组在培养第5天时加入100μmol/L浓度辛伐他汀后继续培养。培养过程中隔日半量换液,隔日观察DC形态变化;培养第9天后收获细胞,以血球记数板常规记数收获细胞总数,CD1a阳性细胞百分比代表DC占所收获细胞的比例,收获细胞总数与CD1a阳性细胞百分比的乘积即为DC数量;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表型:包括CD1a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MFI)、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与MFI;采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功能状态),按公式计算刺激指数(SI):SI=(混合细胞组OD值-刺激细胞组OD值)/反应细胞组OD值;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状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经体外培养与扩增,均成功培养出典型DC,各组DC形态无差异;2,与阴性对照组比较,B1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收获细胞总数、DC数量和刺激指数均明显增高(p<0.05);3,与B1组比较,B2组收获细胞总数无差异,但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DC数量和刺激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4,与B1组比较,C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平均荧光强度、收获细胞总数、DC数量和刺激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1,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病变冠状动脉中DC数量与CD分子表达强度显著升高,成熟度与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增强,DC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病变中起着重要作用;2,辛伐他汀可抑制DC的定向分化,减少DC的数量,降低表达强度,抑制DC的成熟,降低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3,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口服辛伐他汀可抑制冠状动脉血中DC的数量与成熟度;4,在体内与体外细胞培养中,辛伐他汀均可明显降低DC的数量,抑制DC的成熟和免疫活性;5,他汀类药物可能是通过抑制DC的定向分化与成熟而发挥抗炎、延缓AS进展作用的。第二部分树突状细胞和MCP-1对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影响的研究背景: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的形成与临床症状和预后密切相关,良好的侧支循环可以限制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室壁瘤的形成,改善心室功能,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与价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趋化细胞因子家族中C-C亚家族成员之一,主要由单核细胞分泌,是一种趋化激活剂。动物实验发现MCP-1一方面在动脉粥样硬化(AS)早期加速AS的形成,另一方面具有血管生成肽的作用,在AS晚期可以促进外周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要启动者,在免役反应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DC在AS早期病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加速AS的进程与发展;DC在体内的迁移过程是DC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前提;近年来,趋化因子作为DC在体内迁移的重要调控者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CCC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DC与CCC的关系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检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动脉血MCP-1水平、DC的数量、表型与功能状态,探讨DC、MCP-1与CCC的关系。对象与方法:收集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三支主要冠脉中至少一支冠脉直径狭窄≥95%的4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Rentrop分级方法对CCC进行分级,根据侧支循环形成情况分为侧支循环形成组(A组,n=22)和无侧支循环形成组(B组,n=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CP-1浓度;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冠状动脉血单个核细胞,行DC体外培养与扩增,培养过程中隔日观察DC形态变化;培养第9天后收获细胞,以血球记数板常规记数,检测收获细胞总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DC表型(包括CD1a阳性细胞比例、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与平均荧光强度(MFI),计算DC数量;采用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按公式计算刺激指数(SI):SI=(混合细胞组OD值-刺激细胞组OD值)/反应细胞组OD值: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状动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后成功培养出典型DC,两组DC形态上无差异;2,无CCC组MCP-1浓度为83.39±31.05 pg/ml,CCC组MCP-1浓度为115.22±37.93 pg/ml,CCC组MCP-1浓度显著增高(p=0.007);3,在CCC组内,MCP-1浓度与CCC分级呈正相关(r=0.695,P=0.0003);4,CCC组收获细胞数为(3.95±1.41)×10~6,无CCC组收获细胞数为(2.76±0.92)×10~6,CCC组收获细胞数显著增多(p=0.003);5,CCC组DC数为(1.54±0.96)×10~6,无CCC组DC数为(0.99±0.46)×10~6,CCC组DC数明显增多(p=0.033);6,两组CD1a阳性细胞比例、MFI、CD1a与CD80、CD83、CD86双阳性细胞比例及MF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CCC组SI为4.96±2.30,无CCC组SI为2.66±1.04,CCC组SI显著增高(p=0.0003)。结论:1,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患者血清MCP-1浓度水平显著增高;2,随着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分级的增加,血清MCP-1升高,血清MCP-1浓度与侧支循环分级呈正相关;3,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侧支形成患者DC的数量显著增加,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将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有效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无效的103例作为难治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胃食管反流病相关症
目的总结普罗帕酮引起血尿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病例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关于普罗帕酮引起血尿的文献。结果共有20例,19例在两次或以上用药时发
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发展的基础。如何控制、延缓和逆转心室重构,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丹参素(DSS)是一种水溶性酚性芳香酸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唇形植物丹参和甘西鼠尾草的
考察元代艺术学,不可忽视贯云石。从创作看,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大家,但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国艺术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批评家。长期以来,人们对身为创作者的贯云石多有研究,但对作为
吴良镛,男,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以及国际建筑师协会副
<正> 护理管理人员的工作在于创造和维持一种能够从事专业护理实践的环境。一种良好的环境不会自发产生.领导阶层有责任创造条件、促其实现,且它也正是管理者能否在九十年代
生态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所展示出来的美的形式。人是从自在自然发展而来,在精神上依存于自然界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合乎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必须在现实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