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儿童救助“屡送屡返”的现象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屡送屡返”流浪儿童,主要关注的是流浪儿童经救助之后出现再次流浪街头的现象。流浪儿童日益演变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国家层面高度关注流浪儿童的救助,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政策,更号召各级政府、民政局充分贯彻执行,正是基于此,以强制送回原户籍来实现“回归家庭”的流浪儿童救助方案应运而生,即救助站通过一系列对家庭融合目标“简单化”转化之后,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救助模式,使得本就不具备接受流浪儿童能力的家庭成为必须接受者。从求助接待到救助管理过程中,部分流浪儿童主观上并不想回归家庭,也不知道如何寻求社会支持网络各个主体的帮助,从而导致社会资源链接失败,再次走上街头。当前,以“回归家庭”为目标的救助模式在我国占领主流方向,但就现实而言,救助目标和效果差强人意导致救助资源浪费。要想促进救助政策有效展开以及救助目标达成,必须明确社会支持网络各个主体的责任,以及这些主体究竟如何链接资源形成支持网络。这就引发了流浪儿童“屡送屡返”基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思考。本次研究选择了两个真实的“屡送屡返”案例,案主都是“屡送屡返”流浪儿童。案例中,一个案主顺利回归家庭,一个案主至今在外流浪。通过案例比较分析,本文发现家庭是真正影响流浪儿童“屡送屡返”的关键所在,家庭是“屡送屡返”流浪儿童的资源链接主体,由家庭主体出发能够逐步形成社区、学校等各个主体的资源支持网络。本文将社会支持网络作为影响“屡送屡返”流浪儿童救助的重要因素,通过案例对比分析,发现由于家庭接纳程度不同、救助保护措施缺陷、社区主体资源缺失、学校以及同辈群体的异同导致两个案主结果不同,在反思的基础上,分别从救助措施、支持网络、资源共享方面提出建议,使流浪儿童真正意义回到社会,回归家庭。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表现和原因,论述了发展外包服务是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新途径的理由,对当前形势下发展抓住机遇,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服务贸易崛起
本文在中西方美学的融合视域中,探讨了理论与色彩、色彩与氛围及氛围与身体的关系.在处境中看色彩,色彩可能是个形场,也可能是个情场,更可能是个神场.对于色彩的把握应是一种
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养生,知道用各种方法来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免疫系统具有人体抵抗疾病最有效的能力,可是它本身也会得病,一般分为三种。一种是免疫系统把进入人体的无害物当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
作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夏目漱石和大江健三郎都非常关注政治,以各种形式参与社会活动,并都曾拒绝政府授予的所谓荣誉。在此处他们是有共同点的。但由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
宇恒星,男,1975年生,东华大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带头人,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标准与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任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
克罗地亚邮政在2018年9月6日为'邮票日'发行小全张,主题是第一套克罗地亚纪念邮票诞生100周年(本期封面)。1918年10月29日,一战将近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在其南部独立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新型能源被开发利用。由此,有研究者提出“智能电网”的方案用于解决电力系统的转型问题。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传统能源发电量的占
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信封(如图),民国36年(1947年)12月1日从南京寄往北平清华园。信封正面贴有民普42孙中山像加盖“国币”500元票1枚,符合国内平信邮资,邮票销南京中英文三格式
本文从内资经济“异质性”视角出发,利用2000-2007年江苏省分行业面板数据,动态考察了FDI对江苏内资企业的行业内与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FDI的进入,对江苏省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