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拱桥的形式语言及审美意蕴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fangji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拱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基本类型之一。在时间上,中国拱桥发展历史漫长,仅就目前可见实物证据而言,已至少有1400余年历史。在分布上,拱桥遍及全国各地。中国古代拱桥不仅留存有相当数量、令人瞩目的建筑实物,其形象还频频出现于诸如绘画、文学、戏曲、影视等艺术作品之中,成为本土桥梁的典型代表。因此,它不仅是实用之物,还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以往对于中国古代拱桥的研究,主要是在考古发掘、保护修复、文献整理和工程建设技术等方面,很少有专题的审美研究。即使有所触及,拱桥也大多是作为具体案例零散出现,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本文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展开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从审美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拱桥作系统、深入地观照和阐释。本文以中国古代拱桥为研究对象,从拱桥的形式语言与审美意蕴两个大的方面予以阐释,探寻中国古代拱桥的审美文化逻辑。在本研究中,我们立足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大背景,将拱桥所包含的建筑实体、艺术文化及民俗等具体内容都纳入观察视野。通过这种分析与研究,力图挖掘中国古代拱桥独特的审美话语体系及其内在的审美向度、精神内蕴等。在研究思路上,拱桥为建筑实体,它自身直观性、可感性的形式是引发审美体验与情感的基础,所以我们将拱桥形式语言作为逻辑起点予以强调,而拱桥审美意蕴则是相对于形式语言而言,着重于拱桥与人的关系研究向度。本文所说的中国古代拱桥,在时间范围上是以清代后期19世纪末桥梁进入近现代发展为边界。并且,这里的中国古代拱桥是从文化精神的角度出发,并不是纯粹的地理学空间意义上的划分。它强调拱桥这一物质形态及相关文化现象,是在中国本土性的大文化语境和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之中的,这是本研究的基本立场。本文是对拱桥的形式语言及审美意蕴展开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结构明确的实体建筑,更包含了相关的文艺形象。因此,我们在这里将溢出工程结构力学对于拱桥概念的限度,从形式出发,将在主体具有纵向空间隆起、曲线形态的桥梁都纳入拱桥审美研究范围之中。这种对于拱桥的划定范围只是针对本研究而言的。第一章是绪论部分。提出该选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梳理与选题相关的研究现状,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和选题的可操作性,提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已有关于桥梁美学、造型设计、工程技术、拱结构以及桥梁在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证资料,也存在专题性研究、本土性研究、美学视角研究上的不足。因此在研究中力图将中国古代拱桥的审美研究从一般建筑或者桥梁笼统化的研究遮蔽中提取出来,对其自身形式语言及审美意蕴进行系统化纵深研究。第二章对桥与拱桥的概念内涵进行厘清,做出相应的阐释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拱桥发展过程中的审美变迁做出简要梳理与总体把握。就现存至今的拱桥实物而言,目前可考可见、最古老的,就是以赵州桥等为代表的隋唐时代拱桥。而隋唐之前,国内尚未发现能证实为拱桥的考古遗址,拱桥形象只是视觉图像上的直观感受与文字上的推测。以中国现存可见拱桥实物的隋唐时代和19世纪末进入桥梁近现代发展的时间为边界,将中国古代拱桥审美变迁分为早期、发展与繁盛期这两个大阶段。中国古代拱桥审美的早期阶段,拱桥是存在于图像、文字、传说中想象性的理想形式,拱桥呈现出近乎完美的形态和符号化的特征,透露出当时的人们对桥梁向天空隆起成拱形式的审美趣味与愿望,并为此进行积极构想与尝试。隋唐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拱桥的大发展,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这一阶段,在可见实物方面,拱桥数量庞大,遍布南北各地,形式种类丰富多样。拱桥与各种艺术形式很自然地联系起来,一些纯粹观念意义上的拱桥更是集中体现了个人、社会关于生活的构想与愿望。拱桥真真切切与现实生活不断地发生关系,与中国人的生存、情感广泛地联系起来。第三章着重从中国古代拱桥的形式向度来进行探讨,研究中国古代拱桥的形式语言。中国古代拱桥的形式语言是由拱桥的结构、造型、空间、材质、装饰等要素共同组成,因此本文对于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考察。拱桥结构上的组织安排对于物质审美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本文从石拱桥的拱券砌筑结构,木拱桥的编排结构,桥洞、桥面、桥身各构件结构等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拱桥的结构美。从直观形象来看,拱桥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它弯曲的线条轮廓,并且这种弯曲不是横向平面上的,而是朝着纵向空间,这是与其他类型桥梁在总体感性角度上区别最大之处,也是拱桥造型的重点,本文从基本形式元素、拱券形式种类及其组合方式等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拱桥的造型美。中国古代拱桥并不强调以一种孤立的单体构筑物和以数学量化、抽象的几何造型之方式来为人所静观,而是注重与周围具体环境联系,以整体性的时空体系为人们体验、感受,本文从拱桥自身所形成的空间、拱桥与周围环境相联系、拱桥内外空间与时间的联系等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拱桥的空间美。拱桥形式的实现必须依靠具体的物质材料,材料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对于拱桥形式语言产生影响,本文从拱桥建造所用各种物质材料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拱桥的材质美。装饰是对拱桥内外表面及其相关空间进行美化,其中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本文从拱桥桥头、桥体的雕刻、楹联、绘画、附加建筑等方面,论述中国古代拱桥的装饰美。第四章着重从中国古代拱桥与人所形成的关系来进行探讨,研究中国古代拱桥的审美意蕴。这里所说的审美意蕴是特定相对于第三章形式语言来说的,主要集中于拱桥与人的关系。中国古代拱桥成为审美对象,是一个持续性的建构过程,拱桥建筑实体虽然以空间性的方式存在,却是以时间性的方式不断丰富、累积着整体的审美感知和文化意义,在实体或物质性的拱桥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出观念意义上的拱桥,生发和积淀了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与文艺作品。因此,这一部分将对拱桥的功能美、意境美、民俗美进行具体分析。实用功能是最为基础和首要的,拱桥在尽大可能地综合满足跨越、通行、载重等方面的实用功能需求上具有基础性和广泛性,本文首先从中国古代拱桥与人之间的生活实用功能关系来探讨中国古代拱桥的功能美。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具体的拱桥实物、环境与人的主观想象、情感结合起来,形成了拱桥的意境,本文对于这种在生命流动的时间与空间之存在中所形成的中国古代拱桥意境美进行论述。同时,拱桥意境美也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期待与理想,这里我们将再进一步挖掘拱桥与中国人精神根源层面的联系。随之,与拱桥相关的各类民俗文化和文艺作品也逐渐发展起来,蕴藏丰厚。在中国各地习俗与文艺作品中,拱桥甚至关系到了我们的个体生命历程和集体性的、规定性的社会生活秩序,人们对于拱桥的审美情感与经验走向了更加广阔自由的天地,这里就中国古代拱桥的民俗美进行了论述分析。中国当代桥梁建设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数量与规模方面。但“千桥一面”的趋同化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桥梁在审美性、文化性、情感性上有所缺失,这与当代社会丰富多样的实际生活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中国古代拱桥不仅满足实用功能需求,同时也在精神层面上承载着中国人世代传承下来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身生存的诉求与理想,是具有本土性的文化符号。因此,结语部分对中国古代拱桥形式语言及审美意蕴进行了审美基因上的概括,期望能为中国当代桥梁建设,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做出学术努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正>三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核定工作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严”“从严到佳”的“三步走”目标。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第三监管周期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价格[2023]526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与前两周期输配电价核定文件相比,有四大变化,一是推动分电压等级分用户改为分电压等级不分用户核定输配电价,二是改不分电压等级为分电压等级核定容需量电价,三是改输配电价包含
期刊
采用合理的预制T梁混凝土外观提升措施十分必要,可以得到外观质量合格的预制T梁,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文章以广西平天高速项目为例,对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预制T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提升措施进行研究,现场对比预制T梁混凝土质量的各影响因素后,确定了最佳的施工工艺、脱模剂、水泥、拌和时间、外加剂、布料方式及振捣顺序和时间;提出了T梁混凝土烂根、混凝土色差和气泡多等外观质量缺陷的具体解决措施,可用于指导后
期刊
<正>随着各国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大力发展零排放电源,以风力和太阳能为主的绿色能源在美、欧和中国等主要国家迅猛发展。伴随着绿能装机容量的大幅增长,如何保障其消纳及收益,也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破解的难题。一方面风光等绿能发电的间歇性和不可预测性给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抬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营成本,对新型能源体系下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提出了新的考验。另一方面绿能的低可变成本和高
期刊
<正>3月28日,山西能源局正式发布新版《山西省电力市场规则汇编(试运行V13.0)》,自2023年4月1日起执行。其中,颇具瞩目的一点变动是,在新版规则宣贯会上,山西明确“将日前用户侧申报曲线纳入日前市场出清”。这意味着用户侧真正实现了参与日前市场价格形成,真实的日前双边市场最终形成。山西作为本轮电改在现货市场建设领域的探索者和标杆,规则最终选择了市场规律,放弃了地方特色。
期刊
<正>自2015年我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至今,电力市场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在“双碳”目标推进和电力供需持续偏紧的形势下,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向了新的阶段。随着一系列电力改革政策密集出台,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能源供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号得到了充分释放。山西作为我国开展连续现货不间断结算试运行时间最长的省份,更是率先开展了中长期分时段交易,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了灵活的风险调整手段。售电公司作为连接发电
期刊
<正>作为我国第一个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市场,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简称“电力多边市场”)一直是国家相关部委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开展电力市场化改革探索的试验区,2010年,在全国首创“多方参与、双向竞争、价差传导”的市场模式,201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新能源柔性打捆交易,缓解风火和光火矛盾,促进新能源的电量消纳,2022年,在全国率先开展现货市场“一轨制”全电量集中优化,降低系统发电成本,促进新能
期刊
十四五时期是河北省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节点,也是承德市高质量建设发展的重要时机。承德市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入推进文旅+康养体育产业,加快建设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总目标。本文围绕承德市文旅融合康养体育产业,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法,针对承德市文旅康养体育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现状与问题提出符合承德市文旅康养体育产业发展的建议。
期刊
报纸
报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