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马复相钢超高周疲劳行为及非夹杂起裂机理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tuss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进一步提升高强度钢的超高周疲劳(VHCF)性能以更好地满足构件长寿命化安全服役的需要是近年来钢铁材料工作者面临的新挑战。本论文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贝/马复相高强钢超高周疲劳行为及非夹杂起裂机理的研究”支持下,探究了提升系列贝氏体/马氏体(B/M)复相钢的超高周疲劳性能的方法,实验分析了B/M复相高强钢的超高周疲劳裂纹萌生机理,尤其是内部非夹杂起裂的裂纹萌生微观机理;同时研究了铌微合金化及淬火-配分(Q&P)热处理工艺对贝/马复相钢微观组织及强韧性的影响。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4种不同化学成分的B/M复相钢,采用电渣重熔等纯净化处理,Nb-微合金化处理和先进的热处理(Q&P、BQ&T)工艺,降低钢中最大夹杂物尺寸,细化了钢的组织,增加了纳米级膜状残留奥氏体的含量,最终得到10多种不同组织类型的高强钢,然后分别对其进行超声波疲劳试验。通过实验发现,Nb-微合金化钢和经Q&P工艺处理的钢轨钢的疲强比(疲劳强度/抗拉强度)均达到0.55,高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其他高强钢。同时,本文分析了各因素对高强钢超高周疲劳强度提升的机制。研究发现,在超高周次疲劳加载过程中,相比其他高强钢,贝/马复相组织对夹杂物不“敏感”,该系列高强钢的超高周疲劳失效中,非夹杂物导致的裂纹起裂是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实验观察研究了非夹杂起裂现象,提出了微孔洞在大的软相组织(贝氏体/铁素体)产生,在晶界聚集而形成微裂纹的非夹杂起裂机理,并建立了非夹杂起裂模型。调控组织对于提高B/M系列复相钢的超高周疲劳性能非常重要,通过实验发现了B/M复相高强钢中非夹杂起裂和夹杂起裂的特征,即组织和夹杂物在导致超高周疲劳裂纹起裂方面存在一个“竞争关系”,共同决定了超高周疲劳性能。通过实验,证实了膜状残留奥氏体可提升超高周疲劳性能。B/M复相高强钢具有“软硬相”搭配的特殊组织结构,并与残留奥氏体配合,细化组织,阻碍疲劳裂纹萌生,同时提高了裂纹扩展的门槛值。
其他文献
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始,是教育启蒙的开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受课堂教育,对新知识和以前未曾接触过的新环境保有充分的好奇心。因此,小学时期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介绍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力及锁定轨温检测系统(NTS)的基本原理和系统组成,结合在济南局管京沪线和陇海线两处无缝线路上的试用结果,表明NTS实测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力、锁定轨温与
目的通过观察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分析百岁老人的生理特征,找出衰老过程的规律,促进老人健康长寿。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观察了2 274例百岁老人的生理指标、患病率与对
<正>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和社会,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和丰富多彩的新陈代谢现象,生成并表现为无数大大小小的具体的客观事实,其中有一些对人们的生活、社会
<正> 中国是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打开大门之后,艰难地开始自己的近代社会行程的。经过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事件后,中国那些不愿意“啜茗听平逆武功”的有识者们从“谁之罪”的愤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工二院706所结合当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车管理改革相关要求,以加强公务车管理为切入点,成功研发出一款新型公务车管理系统。据了解,706所研发的公务
<正>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6种肿瘤疾病之一,在肿瘤致死因素中占第3位,可以导致每年600万人死亡,严重威胁人类健康。HCC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确定,一般认为是多种
理论界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日渐深入,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方法对建构主义理论做出分析和认识,是进一步深化这一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聚焦于霍布斯文化,将
<正> 战争、瘟疫、事故等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灾难——激活了“人文关怀”这个能隐隐触发人们激情和感慨的概念。新闻报道,特别是灾难报道应有人文关怀,也似乎是一条不证自明
<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可累及多个系统,病理特点为小血管壁的炎症和纤维素样坏死,随着AN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