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声音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yu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歌苓(1958-),华裔旅美作家。迄今为止,她创作了 24 部长篇小说,14部短篇小说集与若干散文随笔与剧本等文学作品。作为一名女性作家,严歌苓在创作中一直致力于为女性发声,而小说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相对于其他体裁的作品,严歌苓在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人物形象,揭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边缘地位,推动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更好地发出了女性自己的声音。因此,本论文以严歌苓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表达机制,挖掘其背后的女性主义意识,探讨严歌苓以正常社会秩序下的正常表述传达女性声音,以合理中的非合理现象引起社会反思的写作理念,以求为学界更好地理解严歌苓乃至整个女性主义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资料。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三章:
  绪论首先梳理了严歌苓小说的研究现状,发现研究中的空白,寻找更为契合的理论,以作出更切合作品实际的分析,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为女性发声是严歌苓小说的核心特质。但是,因为严歌苓是一个隐性的女性主义表达者,她所发出的女性声音深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蕴含于宏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息存中,以至于常常被研究者所忽略。所以本论文专注于研究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声音,以期为文本的女性研究资料作出补充。作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创始人之一,苏珊·兰瑟提出的女性声音理论,与严歌苓小说中女性声音的表达机制恰相对应。因此,本论文借用苏珊·兰瑟的理论,将严歌苓小说中的叙述声音分为作者型叙述声音、个人型叙述声音与集体型叙述声音。严歌苓在不同的小说作品中,根据主题表达和人物塑造的不同需要,分别选择了这三种不同叙述声音来实现女性话语的构建和女性声音的传达。
  第一章分析严歌苓小说中的作者型叙述声音。作者型叙述声音是严歌苓小说中使用最多的叙述声音,也是最容易赢得作者话语权威的叙述声音。作为一名隐性的女性主义表达者,严歌苓经常采取“中性的”作者型叙述声音遮掩自己的女性身份,在首先获得作者话语权威的前提下,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为女性发声。严歌苓小说中的作者型叙述声音又可以分为公开的和隐蔽的两种类型。首先,在《?性的草地》、《陆犯焉识》等作品中,严歌苓采用公开的作者型叙述声音,以中性的、故事外的异故事叙述者身份直接进行叙事干预,关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与受述者直接对话,展示隐含作者的伦理倾向与态度,以直接的作者权威批判男权社会对女性创作或女性发展的压抑。同时,以跨性别写作的方式展现两性认知差异,以男性权威的部分消解获得话语权威。其次,在《第九个寡妇》、《花儿与少年》等作品中,严歌苓则采用隐蔽的作者型叙述声音,结合自身的生活阅历与真实的生活体验,以含蓄的叙述者客观真实地展现常态社会中女性的第二性生命常态,表达当下父权制主流社会中的看似合理实则非合理的现象,以真实而不畸形的女性声音赢得虚构的真实,获得为女性发声的话语写作权威。
  第二章研究严歌苓小说中的个人型叙述声音。与作者型叙述声音相比,严歌苓小说中采取个人型叙述声音的作品并不多,只有《一个女兵的悄悄话》、《人寰》、《无出路咖啡馆》等数篇。个人型叙述声音不能直接获得作者的话语权威,但由于这种声音通常直接来自作品中的女性人物,特别是女性主人公,往往可以视为女性声音的直接表达,在表现女性主义的情感和意识方面有着其他叙述声音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类作品通常有如下特点:首先,严歌苓以女性主体私语的公开化表达,个体精神世界的自我剖析向公众叙述女性意识,表达女性主体的社会声音;其次,严歌苓与伍尔夫意识流写作相契合的跨越时空的写作方式,是以女性写作显性表达女性在社会规约中形成的分散性思维,展现女性特色认知方式;最后严歌苓文本中的女性独立主体声音表达的背后体现了当下的女性主义意识,即严歌苓以文本创作展现中国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与发展,如主体独立意识,性爱意识与政治意识等,希望唤醒每个女性主体自我潜意识的自觉解放,推动社会对女性主义观念的正常认知。
  第三章探讨严歌苓小说中的集体型叙述声音。集体型叙述是指这样一种叙述行为,在其叙述过程中某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被赋予叙事权威;这种叙事权威可以通过多方位、交互赋权的叙述声音,也可以通过某个获得群体明显授权的个人声音在文本中以文字的形式固定下来。兰瑟将集体型叙述声音分为三种类型:某叙述者代某群体发言的“单言”形式,复数主语“我们”叙述的“共言”形式与群体中的个人轮流发言的“轮言”形式。严歌苓的作品《芳华》中萧穗子的“单言”,代表了文工团中的“我们”发出的集体型叙述声音,以反讽的方式突出了处于边缘地位的何小曼的善良和伟大;《扶桑》中复数主语的“我们”作为“第五代移民”以“共言”的方式对第一代移民扶桑的故事进行了叙述,通过一个女性个人的遭际折射出几代华人的命运;《白蛇》中官方和民间各种不同版本对孙丽坤的故事的叙述,则以“轮言”的形式相互补充,显示了整个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压抑和不理解。这些文本的共同特点,是对于某些边缘女性(如英雄女兵,移民女性,烟花女性及同性恋群体)的关照。这类作品中的集体型声音,有时作为女性声音的直接呈现(如《扶桑》),为边缘女性发声,引导读者更加理解和宽容女性边缘群体;有时则作为整个社会环境中对女性声音的打压,以反讽的方式更加强烈地突出边缘女性群体的不易,也更为强烈地发出了边缘女性的声音。
  结语部分对严歌苓小说中的女性声音进行总结,指出严歌苓不同于其他女性主义作家的两个特点:一是严歌苓在对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描写中发出女性的声音,而不是通过一些畸形的人物形象和怪异的事件;二是严歌苓的小说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底蕴,而不是脱离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理论演绎。严歌苓以常态化的书写传达女性的声音,其文本创作以小见大,表达了女性主义意识意味着女性个体潜意识的自觉解放,彰显了女性主义对于促进人类观念解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山海经》的山崇拜是整个山崇拜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一节,对先秦两汉文化乃至后世文化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但近些年学界中关于《山海经》的山崇拜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丰硕,其中很大一部分研究都是从山神形象、祭山仪式等方面出发进行分析,有对山崇拜的信仰进行探索,也有对某一特定时期与地点的山崇拜进行研究,但总体来说,这些研究很少涉及到《山海经》的山崇拜这个命题,也很少深入地对这个命题中的一些问题如山崇拜的地域
学位
介词是汉语语法系统中一类重要的虚词,汉语语法学界历来重视介词研究。临西县位于河北邢台市和山东临清市的交界处,属晋方言与冀鲁官话的过渡地带。临西方言属于冀鲁官话石济片聊泰小片,与普通话相比,介词数量丰富、用法多样,但目前为止尚未有文章对其进行过系统的描写。因此,本文选择临西方言的介词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临西方言的介词进行细致的调查、系统的整理,希望可以为河北方言语法研究及汉语介词研究提供一些新鲜的语
学位
死亡,是古今中外都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很多人讨论和希望突破的,它在哲学与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充当着问题的制造者或者问题的解决者。通过对死亡的描绘,我们既可以看到人类内心深处对死亡最真切的恐惧,也能看到在死亡之后,它所带来的影响与焦虑。张楚是中国青年一代作家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国七零后作家中的佼佼者,曾获鲁迅文学奖等众多文学奖项,批评家施战军曾根据其显著的艺术特色称张楚为“男版张爱玲”。张楚文笔生动细
学位
杨万里是南宋中兴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是南宋诗运转关的诗人。关于杨万里的诗歌成就,学界较多的关注其七绝的创作,事实上他的七言律诗也有值得称赞的部分。本文就他的七言律诗,做一个相对全面的梳理研究。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从选题缘起及价值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章重点讨论杨万里七言律诗的风格转型。根据杨万里诗集序叙述,总体将其七律分为三个阶段:模似突破
学位
欧阳修在北宋词坛上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他继承了花间词及南唐词传统词作创作观念并有所革新,不仅在题材方面有所拓展,在艺术手法方面也颇具创造性。欧阳修的词雅正与艳俗并存,同时还善于向民歌学习,语言风格颇具特色。目前学界大多从文学方面对欧阳修词进行研究,从语言角度进行研究的还寥寥无几。本文从语言与文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在对欧阳修词中的名词及其搭配进行词频统计的基础上,通过探寻本义、梳理引申脉络、获取核心
学位
随着女性在社会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女性新词语的数量逐渐增多。本文将女性新词语作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其概念的前提下对特点进行考查,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讨论其产生动因,为了考察女性新词语不同于新词语的特点,本文将其与女性词语和男性新词语分别作了历时和共时的对比研究,最后,本文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落脚于女性新词语的规范性问题,并对女性新词语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
学位
本硕士论文选择河北石家庄宋村方言四字格固定语作为研究课题,在已经调查到653个四字格固定语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韵律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比较详细地描写和研究。  全文除绪论外分为三章,第一章研究宋村方言四字格固定语的结构类型和句法功能,第二章研究宋村方言四字格固定语的语义构成方式和语义特点,第三章研究宋村方言四字格固定语的韵律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宋村方言四字格固定语类
学位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以下简称《现汉》)是我国国内的一部最为权威的规范性语文词典,其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都很高。释义是一部词典的灵魂,释义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一部辞书的质量,而同义对释在词典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现汉》经多代辞书人的不懈努力,在辞书史上具备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但是《现汉》成于众人之手,其释义还存在着一些小瑕疵,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研究理论,对《现汉》的同义对释进行
学位
近年来,学术界对刘震云的小说研究热度不减,研究领域从语言研究到文本研究,甚至还有影视化研究。刘震云以其幽默的风格和反讽色彩在文坛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于荒诞中见真实,同时也贯穿了沉重而灰暗的悲剧性,又让他的作品于幽默中见悲凉。从早期作品的书写苦难和营造悲情再到后期作品的荒诞叙事和孤独呈现,体现的是作者的人文关怀意识,其荒诞不经的文本里还包裹着作者的思辨以及对人的存在和人的价值定位的思考。  “
学位
本文以洪深在1930年代的电影创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社会题材和女性题材两类,通过对洪深在1930年代电影创作的分析,确立洪深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贡献。  论文的绪论部分,介绍1930年代的时代面貌和电影界的发展状况,并概述学界对于洪深电影创作和洪深电影理论批评的研究现状。  第一章,论述社会题材电影创作,按照表现方式分为暴露和嘲弄两种,分别梳理其基本创作情况,在此基础上概括该类别电影的创作特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