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划实施评价既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的重要方面。随着人地关系日趋紧张,部门用地矛盾凸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突破对规划实施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活动密集,土地利用变化最为集中和剧烈,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尤为重要和紧迫。基于“分析(规划实施过程)—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反思(规划问题)”的研究思路,着眼于快速城镇化区域,研究选取重庆市江北区为研究区,利用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数据,分析了两轮规划实施情况及其土地利用演变趋势,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关系模型评估了规划实施效果,并基于快速城镇化区域提出了构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的建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遵循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对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同第二轮规划相比,江北区第三轮规划面临农用地存量明显下降,而建设用地存量明显上升;农业生产型用地存量大幅减少,而生态型用地存量趋于稳定;城乡用地矛盾更加突出等的显著变化。只有充分结合这种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规划才能针对性地提出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2)规划目标的确定应切忌“一刀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性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制定和完成规划目标。总体上,江北区第二轮规划(1997-2010年)过多地强调指令性地落实上级规划,尤其受“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占补平衡”——“双平衡”管控的影响,在规划思路上偏重于“吃饭”优先于“建设”、“保护”优先于“占用”的理念,对快速城镇化区域土地利用的特殊性重视不够;与之不同,第三轮规划(2006-2020年)执行了差别化的土地利用管理政策,适应了快速城镇化地区“建设”与“吃饭”关系的特殊性,并兼顾了“建设占用”与“生态保护”的矛盾。(3)综合型土地利用分区与专项型用地分区相结合,是提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科学性和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第二轮规划实行综合型土地用途分区的“单一分区”,结果各类土地用途管制效果有限,存在“调控有余、管制不足”的弊端,导致规划控制目标提前被突破。第三轮规划实行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相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因地制宜,将综合型用地分区与重点用地专项型管制分区相结合,对提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4)强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变化的情景模拟,用以指导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能够有效提升规划应对实施过程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第二轮规划实施期间正值重庆直辖,作为重庆市主城核心区域,江北城区快速扩张。同时,农村功能定位向都市农业、休闲旅游过渡,促使大量耕地向园地及林地转移。另外,因沿江生态屏障建设和主城“四山”管护需要,区内普遍实施了退耕还林。这些情况是第二轮规划编制没有估计到的。相较第二轮规划,第三轮规划更加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科学论证,加强与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规划的协调与衔接,保障了区域各类用地空间需求。(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变化具有导向性,但也存在冲突性。①规划为土地利用结构明确了调整方向。从两轮规划来看,其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向大致为耕地呈减少趋势,林园地适度增加,建设用地总量明显增加,未利用土地有所减少。对照江北区1996-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与规划用地结构调整方向基本一致。②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往往低于实施过程中的变化速度,这也是规划被提前突破的重要原因。依据第二轮规划目标计算,耕地年均减少100.25hm2,建设用地年均增加106.72hm2,而实施过程中,1997-2005年耕地实际年均减少165.52hm2,建设用地实际年均增加257.08hm2。③时空上的规划情景与实施过程中土地利用空间演变格局既存在相对一致性又存在冲突性。研究区在时空上两轮规划所呈现的规划情景与实施中的土地利用空间演变格局基本一致,即建设用地向东部扩张,而耕地向东部集中,西部和中部基本被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覆盖。但是,土地利用空间演变格局又有与规划情景冲突的一面,规划实施过程中对原规划的局部调整即是这种冲突的具体表现。(6)江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效果明显,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度模型和耦合关系模型在规划实施评价中具有应用价值。①江北区规划实施“四效益”明显,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系统由恢复发展上升到和谐发展阶段。2000年以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互作用小,耦合关系不明显;2000年以后,前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超过生态环境发展步伐,后期二者逐渐呈现协调发展趋势。②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构建适宜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拟合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系统演变方程,通过相对演变速度评判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对区域性土地利用效益具有较好的定量评价和动态模拟,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土地利用过程中衍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对未来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精神和要求,由中国曲艺家协会联
面向多元社会需求和多元目标取向,高校英语专业应在坚守学科专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人才培养模式。面对英语专业的困境和挑战,英语专业教育亟需调整现有的课程结构,逐步
本体感觉与运动技能是分属于医学和体育竞技领域的概念,然而,在人体科学研究的语境下,本体感觉是运动技能提升的内生动力的因果关系已被揭示。只是,当下有关本体感觉与运动技
要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主要的教育力量应该在家庭。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儿童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最好的教育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资本土地资本化是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向的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对促进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土地资本化是指土地,在运动中形成价值增值,为权利主体带来资本收益的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消费者对安全农产品的关注程度愈来愈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乌拉
自2002年伊斯兰主义政党"正义发展党"上台后,土耳其外交政策发生了显著变化,其最新表达和体现就是带有强烈地区乃至全球取向的"达乌特奥卢主义"。"达乌特奥卢主义"强调土耳其
许地山凭借着作家特有的缜密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大批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春桃》中的三个人物进行了系统分析。他们在
目的:探讨开放大学教师心理资本对工作投入的影响以及控制感和工作不安全感的多重中介作用。采用心理资本量表、控制感量表、工作不安全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对教师进行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