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的思考 融合的启示——托尼·莫里森作品的文化定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黑人文学进入空前繁荣阶段,其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让世人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正在见证美国文学史上的一次精神复兴。 作为美国最严肃、最重要、最有才华并且还在继续写作的作家之一,托尼·莫里森既是一位小说家,“也是美国本土产生的最配得上称之为民族作家的黑人女性。”她的作品涉及到种族、性别、阶级等政治性主题,已成为美国文学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美国文学也因为她那“富于洞察力和诗情画意般的”、“把美国现实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写活了”的小说而呈现出纷呈的异彩。莫里森为美国黑人和黑人女性的呼喊使她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黑人之音,全人类的“共同之声”。她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的崛起不仅是由于她那无与伦比的作品,更是由于她对下列问题的再思考:西方与非西方的关系、美国白人文化与美国黑人文化之间的关系、种族与地域文化和美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与政治的关系。莫里森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兴衰的重要的发言人。七十多种词典和百科全书在解释美国、世界和美国黑人历史和文学时都收录了有关莫里森的词条,解释范围从生平简介到对她生活和作品的概括与总结。 莫里森把她的作品描述为是创造了“一幅文学批评地理的地图……旨在开辟发现、智力冒险、探索的空间,不含有征服的欲望。”她的写作目的是“把批评的视线从种族客体转移到种族主体:从被描述者和被想象者转移到描述者和想象者;从服务转移到被服务。”她关心的是颠覆那种拒绝看到美国文学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政治文学批评,激活另一种敢于用非洲文化研究来“瓦解黑暗”的文学现象。莫里森并非是第一位来着力推进美国黑人文化与白人美国作家的语言和文学之间相互联系的黑人作家,很多黑人作家,包括拉尔夫·埃里森和詹姆斯·鲍德温都做过这方面的努力,但莫里森却是第一位在这个问题上赢得大多数批评家支持的黑人作家。 虽然莫里森明确指出她的作品是为美国黑人读者创作的,但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被广泛阅读,形成了有关当代社会本质的全球性的对话。她的作品具有多重声音、融合了多种文化、既通俗又高雅,因此是后殖民主义时期多元文化之间的创造性的和精神性的对话。在她的作品里有三种文化传统的印记:其一是她本人家庭和社区世代流传的讲故事的非洲口语传统;其二是在美国城乡流传的美国黑人文化传统、反映黑人痛苦、不满和幸福的布鲁斯传统;最后,是其作品中欧洲文学传统留下的痕迹。像大多数黑人作家一样,莫里森在作品里着力探索下列的主题:家庭关系和社区关系、妇女在现实生活的作用、追寻种族、宗教、性取向、神话、家庭地位、独特的历史经历和记忆中的身份。其中一些主题贯穿了她所有的作品。 她的作品激励我们去思考我们作为读者面对她那具有丰富内涵的著作、及我们自身所具有的回应和评论能力应采取的位置。正如著名文学批评家内勒所说的那样,读者情不自禁地为她的小说着迷,因为他们起码能够从那“具有上百万个侧面的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看到自我的影像,从而产生共鸣,因此学者和百姓都喜欢她的作品:“她的读者把她紧紧地搂入美国怀抱,尽管她是一位女性、一位黑人,尽管她的作品常常给缺乏道德和知识活力的美国人抽上一记耳光”。我们禁不住要问:莫里森以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莫里森在她的作品里传承了什么文化和美学传统?莫里森在声称她是一位“黑人女性小说家”和“中西部人”时意味着什么?她的小说里究竟有些什么故事能使不同文化的读者为之倾倒?她的作品给我们什么启示?在她的小说里读者可以洞察到深邃的哲理,能听到在街角和理发店黑人男性的讥诮嘴仗及女人们在厨房和美容院里的家常理短;能看到黑人振臂乘风飞回故里;树木可以说话,鬼魂出没于民宅,更有些“疯子”创造出了像“国家自杀日”这样的节目。只有在这些寻常、异常的事件和人物与莫里森作为“黑人女性小说家”和“中西部人”之间建立起某种联系才能为研究她的文学创作中的文化和美学策略铺平道路。但是我们还必须注意到,莫里森作品中的文化传统并非仅仅植根于美国黑人文化,非洲传统文化和欧洲文化同样是她作品扎根的沃土。因而,她的小说中的文化因素有特殊性,却没有局限性,正因为如此,它们才能吸引各民族的读者。作为中国女性,我也许不属于莫里森作品起初欲意呼唤并与之对话的读者群体,但她的作品早已超越了民族文化的界限,深深地触动了我、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我要回应她作品发出的种种呼唤。我对莫里森作品的跨文化解读也是对她作品从民族性走向世界性的见证。在她的作品里我找到了对她丰富多彩的学术和文化经历的回应:完成这种回应的结果便产生了我的博士论文。 把对莫里森创作意图和作品的解读置于后殖民主义语境之下,最能显示出其作品所具有的活力和底蕴。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多文化政治理论与批评方法的集合话语。后殖民主义文学致力于揭露处于霸权地位的西方主流文化对其他文化霸权的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西方与非西方由对抗到对话的关系。后殖民文学是个宽泛的概念,凡是曾经遭受过殖民统治现在又摆脱了此种统治的民族文学,均可视为后殖民文学。它以少数民族、移民、当地土著作家为代表,与欧美白人主流文学分庭抗礼的非主流文学。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文学不仅成为非西方与西方对话的策略和实践,而且为边缘文化展示了新的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的前景。因此,后殖民主义理论和文学己成为各民族作家在思考和回应本民族如何面对全球化和本土化这个焦点问题的思想武器和实践载体。在今天的世界,要打破文化霸权就要打破二元对立的西方与它者的关系,用一种全球历史性的发展眼光看待人类文化的总体格局,倡导西方与非西方的对话,以开放的心态、多元文化并存的态度、共生互补的策略面对西方与非西方的文化差异。各民族文化之间不存在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每一个民族,让每一个民族更好地了解世界,每一个民族都要参与世界性话语,这是破除文化霸权话语的基本前提。 社会批评家哈罗德.克鲁斯指出,美国黑人从一开始就以殖民地人民的形式存在。著名的后殖民主义批评家阿什克罗夫特、格里夫斯和蒂芬认为,后殖民主义己被用于分析“由于蓄奴制而散居到世界各地的黑人境况…关于非洲人散居到世界各地的作品已扩展近而与美国黑人研究相互交迭”。莫里森的作品忠实记录和反应了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与阐释、跨文化经验与历史记忆等问题,这些都与主体文化身份认同有关,因而在后殖民主义语境下解读其作品最深入、公正、有说服力。从主题和结构上看,莫里森的作品表现了美国黑人为摆脱各种形式的压迫、追求自由、自我和文化身份而进行的斗争,讴歌了人生存在的精神原力、人的尊严和自身的全部潜能。她笔下的黑人男女,生活在社会的边缘,阶级经济地位、性别、种族决定了他们的生存环境,她作品里的人物不论是女家长、引导者、智者、解放了的妇女,还是“白化了的”黑人、“坏黑鬼”、“疯子”、妓女,都顽强地去克服通往自尊、自由和完整道路上的障碍,有着令人敬畏的坚强意志,他们真实的心路历程和复杂的人性是全体美国黑人的历史经历缩影的重现,是集体记忆的再现。这些主题和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双重意识、矛盾心理、杂糅性、多元文化因素、鲜明的民族性使她的作品被定位在后殖民主义文学的领域之内。 引言之后是论文的三个章节和结论,分别探讨了莫里森作品中的三种主要的文化传统:非洲传统文化、美国黑人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影响。第一章聚焦于为莫里森作品提供了活力四射、异域风情和隐喻风格的非洲传统。本章的五节分述并分析了非洲文化的地理和人文分布、非洲史诗传统、非洲传统宇宙观、非洲祖先文化和非洲社区价值观对莫里森作品的影响以及它们在莫里森作品中的反映。在非洲的传统文化中,非洲人的宇宙观是最重要的,它决定了非洲人传统的信仰、态度、习俗、价值观。非洲人的宇宙观涉及到非洲人的宗教和哲学观点。非洲各民族和部落各有各的宗教信仰和体系,可以说在非洲有多少民族和部落就有多少种宗教,他们走到哪里就把他们的宗教带到哪里:田间、聚会、婚礼、葬礼、教室、议会。传统的非洲宗教并非是个人信仰,而是他所属于的社会的信仰,因而非洲社会里没有非教民。对非洲人来说,个人的存在是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个人属于社会,他必须加入本民族的信仰、庆典、仪式和节日里来。切断了与社会的联系,就意味着失去了种族文化之根、失去了亲人、最终失去了自己的身份。毫不夸张地说,在非洲有人的地方,就有宗教,没有宗教非洲人就不知道如何生活,从摇篮到坟墓,非洲人一直生活在宗教意义之中,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人。非洲宗教没有写在纸上,它镌刻在每个人的心里,流传在口头历史中,上至国王、牧师、巫师、歌手,下到普通百姓,都是其宗教的传诵者。非洲形形色色的宗教都体现信仰、庆典、仪式和宗教司仪牧师上。我们在比较各种非洲宗教时可以比较这几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勾勒出一幅非洲宗教图。 相比之下,非洲哲学是相对比较难区分的。首先它没有相应的哲学体系,因而非洲哲学是单一的,它是对非洲各民族人民生活态度的哲学化的理解,它隐身于每一个民族的思维和行为之后。在对非洲宗教、格言、口头传统、道德规范以及社会公德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就能洞察到隐藏在其后的哲学思想。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是通过艾柯和罗蒂关于阐释和过度阐释的论争来论述阐释的界限与标准问题。西方现代以来,随着解构主义的兴起,文学阐释和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得到张扬甚至夸大。文本阐释
随着智能运输系统(ITS)在世界各地的迅猛发展,日本、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已从主要依靠修建更多的道路,扩大路网规模来解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转移到用高新技术来改造现有道
2006年,蒙娜·贝克尔的著作《翻译与冲突—叙事性阐释》问世,该著作结合社会学与交际理论,采用叙事视角,来解读关涉中东地区以及国际社会的一些冲突文本和话语的翻译中的叙事建构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小说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为背景,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经历的巨大变革,讲述了贫困的农村少女嘉莉如何从社会底层登上百老汇明星宝座的过程。
一直以来,以老师为中心,死记硬背都是传统教学的显著特征。显然,这样的课堂风格并不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动机被认为是决定学习第二或外国语言的主要因素。因此,在
中国汽车行业人士因加入WTO引起的种种不快还没有散去,几位英国绅士便开始踏上东方这块土地,开始推销他们的卖车新概念.虽然英国的整车生产厂差不多全被外国汽车巨人一口一口
期刊
我国诗歌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现在,三千年的文学史,诗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深刻的内容,丰富
美国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美国各民族,亚裔美国人、非裔美国人、拉丁裔美国人及土著人等一方面积极地或被动地接受着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同化;同时也在以各种方式保留创造着本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