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庙碑》破体书风研究

来源 :刘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隋代是我国历史上较为短命的王朝,从立国到灭亡不足四十年,这一时期的书法,在承袭南北朝艺术特色的基础上,为唐楷的法度森严铺垫了基础,独具时代风格,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隋代书法主要以楷书碑志的形式呈现,在已经进入楷书时代的隋代出现了大量破体碑志,而《曹植庙碑》作为隋碑中最为突兀诡谲者,其破体书法风格突出,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将《曹植庙碑》中破体现象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大量的图片对比,探究《曹植庙碑》的书法艺术特点,并通过与同时期隋代其他石刻以及与其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政权下新疆高昌墓砖等书法作品的对比,综合分析《曹植庙碑》所蕴含的书法价值。本文具体从以下五个章节对《曹植庙碑》进行研究:第一章首先介绍了《曹植庙碑》的基本概况以及其立碑推迟的原因,同时究其破体书风产生的历史渊源,并对“破体”概念进行解释,得出《曹植庙碑》正是篆隶楷三体杂糅典型代表的结论。通过对隋代及北朝书体杂糅现象的分析,可以清晰得知《曹植庙碑》破体书风实非个案,而是特别历史时期下的群体层面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第二章从政治层面、文化层面、汉字自身发展规律三方面分析了《曹植庙碑》破体书风的成因。北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权的频繁更迭加剧了魏碑体的变异、讹误,导致文字古体今体使用混乱。孝文帝对于刻碑的提倡,以及在儒教、道教、佛教思想影响下厚葬风气的形成,使得北魏迎来了自东汉以来刻石书法的又一个高峰,为隋代碑刻楷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北朝后期的复古之风一直影响到隋代,加之南北书风的融合,让多年沉寂无闻的篆隶书重新兴起,这股复古潮流直接导致了文字使用中的篆、隶、楷三体的相互杂糅。第三章将《曹植庙碑》中破体字进行了统计,分析其字形借鉴来源以及破体书的组成字体,从笔法、结构、章法、同字字形等几个方面列表分析《曹植庙碑》的书法特色。其用笔变化十分丰富,笔画或拙厚或瘦劲或婉转,自成天趣,无矫揉造作之感。结构上集楷、隶、篆三种书体于一体,于纯朴之中有一种高古的气息,分为楷书结构、隶书结构、篆书结构、篆隶楷复合结构四种组成类型。从章法上看,《曹植庙碑》字距小于行距,已经具备明显的楷书章法。此碑中包含了扁平的隶书、瘦长的篆书和方正的楷书,字体轻重有序,形势疏密有致,极具变化。在对同字字形的处理上,刻工在凿刻时有意识区分同字中不同书体杂糅的变化,打破了楷、隶、篆书体单独使用的习惯,极大丰富了字形变化,避免雷同,更突出了《曹植庙碑》书法艺术特色的与众不同。第四章通过与隋代其他石刻以及与其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政权下新疆高昌墓砖书法作品的对比,分析展示了《曹植庙碑》书法的特殊审美趣味。较之直接墨书而成的高昌墓砖书迹,《曹植庙碑》刊刻的方硬挺直的线条,用笔轻松灵动,体态生动。第五章阐述了《曹植庙碑》破体书风的价值体现及对书法创作的启示。本章选取代表性书家的破体书作品进行了简单分析,以此说明《曹植庙碑》破体书风对后世破体书家的重要价值。《曹植庙碑》中大量破体书的运用,可谓古今书体的大融合,极大拓宽了破体书法艺术的思路。对书法创作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对书法创作形式的丰富和对书法审美风格的丰富两方面。《曹植庙碑》以楷书为主调,篆隶参杂的书写形式,不仅为楷书作品创作提供了参考,也启发了后世书家冲破长久以来关于书体界限观念的桎梏,在追求经典的同时,开拓视野,在不断地实践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破体书法作品,为书法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发展。《曹植庙碑》其独特的破体书风,对书法创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李言恭,明代开国功臣李文忠之八世孙,万历年间袭爵临淮侯。他在当时以好文闻名,勤学擅诗,能书工文,著述颇丰,且折节寒素,广交海内文士。李言恭的交游兼具广度与深度,在南京、北京均有结社唱和,其诗歌和散文创作也具有一定的特色。作为勋臣子弟,李言恭广泛且深入地参与到了明中后期的文坛中,成为当时众多文学事件的组织者、见证者与推动者。第一章是李言恭家世考,梳理了盱眙李氏家族发迹于元明之际、中落于永乐、再兴于嘉
学位
在明末禅宗复兴背景下,禅净融合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思潮。永觉元贤作为曹洞宗的禅师,也大力提倡净土法门。纵观永觉元贤的修行历程,其净土思想分别受到无明慧经的念佛思想、闻谷广印的净慈思想、博山元来的净土观念影响。通过永觉元贤的说法和他人文献的记载,可以断定《净慈要语》当为永觉元贤的著作,民国时期观本在《涌泉禅寺经版目录》将该书订为闻谷广印的著作之论断恐误。《净慈要语》一书是永觉元贤净土思想的集中体现,该
学位
我国老龄化现象随着时间推移愈发严重,老年人的健康安全监护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可穿戴设备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不断蔓延的浪潮中随之呈现指数级发展,从一开始的仅在发达国家的部分特殊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到如今已经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穿戴设备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其自身便捷的特性让其在老年人监护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目前市场上流行的可穿戴设备却大多面向年轻群体,鲜少关注老年人
学位
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公文的典型代表,其运行、变迁的背后,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认同与实践,同时也体现着党的执政效能。本文对陕甘宁边区政府公文按照公文种类、公文内容进行整理与归类,对具体的公文程式进行了分析,试图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指导文书工作,并基于公文的基本面貌,审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能。绪论部分梳理了前辈学者对陕甘宁时期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界定相关概念,明确本
学位
倪瓒是元代隐逸书家的代表人物,艺术造诣极高。他在书法上的成就也很高,只是被画名所掩而已。其书法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气息高古幽淡。本文不仅宏观分析其书法,同时还将他书画题跋类与日常书写类两种类型的书风进行比较。第一,将倪瓒的书画题跋根据书风与技法特点进行分期,并对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第二,对倪瓒诗稿与信札进行分期与分析,并对一些没有明确纪年的作品进行初步的考订;第三,将他的书画
学位
《近乡》系列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故乡的眷念,作品中选取的素材都体现了我对故乡一草一木的思念,通过对故乡相关素材的收集、记录与归纳,最后将其进行整理并运用工笔重彩画的形式进行创作,以此来表达我对故乡景和物的理解和感悟。在系列作品创作中,通过对材料与技法语言的运用和研究,材料与技法逐渐成为我作品创作中表达思想的主要载体,不同的材料以及不同的绘制技法可以赋予作品截然不同的情感,从《近乡》系列作品出发,
学位
《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威廉·福克纳最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体现了作为“南方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南方作家的精湛的叙事艺术。福克纳以精妙的叙事结构、灵巧的视角转换和丰富的故事情节,借南方贵族格里尔生家的衰亡,生动地刻画了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实,展现了对于社会变革中的美国南方社会既缅怀又批判的复杂心情。本文借助修辞叙事学理论,分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福克纳隐藏在叙事视角、叙事视角的
学位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逐渐应用到教育领域,并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微课作为现代社会非常流行的授课方式,有着效率高、便捷性强、时间短等优势,能大幅度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效率。学生对这种教学形式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微课的应用逐渐成为创新的重要的教学形式。文章从微课教学的内容着手,对微课教学背景下的英语语法教学设计展开研究。
期刊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是维多利亚晚期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坚持“为艺术而艺术”的原则。然而,王尔德的童话似乎是例外,因为大多数童话都涉及明显的道德说教,因此未能像他的戏剧和小说一样吸引广泛的学术关注。尽管如此,他的童话还是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王尔德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复杂而充满吸引力,同时表达了顺应和反叛的思想。借助申丹的双重叙事运动理论,《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中传
学位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其文化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文化自信”的推动下,许多作曲家将音乐与古典诗词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经典的、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艺术歌曲,这些歌曲在声乐领域有着重要地位,为中国声乐的发展倾注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宋词是我国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宋词突破了五言、七言的律诗、绝句的旧有成规,以长短句见长,有利于歌唱。”(1)其中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作的《青玉案·元夕》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