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的腰部承担着身体主要的运动和较大的载荷,尤其是在搬运重物等劳动过程中,外加载荷也主要由腰部承担。而腰部的支撑作用仅由腰椎承担,腰部肌肉和腰椎极易劳损甚至直接受到物理伤害。因此,对腰部减负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有些助力机器人机构仅注重于对人体腰部肌肉力量的分担,虽然可以明显减轻肌肉的载荷,但在增加负重能力的同时,也增大了脊椎所承受的内力。长时间使用必然会对使用者脊椎造成损伤,增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腰部承担着身体主要的运动和较大的载荷,尤其是在搬运重物等劳动过程中,外加载荷也主要由腰部承担。而腰部的支撑作用仅由腰椎承担,腰部肌肉和腰椎极易劳损甚至直接受到物理伤害。因此,对腰部减负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目前有些助力机器人机构仅注重于对人体腰部肌肉力量的分担,虽然可以明显减轻肌肉的载荷,但在增加负重能力的同时,也增大了脊椎所承受的内力。长时间使用必然会对使用者脊椎造成损伤,增加患腰椎疾病的可能性。为研究一种既能对人的腰部进行助力,又能减小腰椎载荷起到劳动防护作用的外骨骼,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分析了人在弯腰动作和下蹲搬运重物时人体机构的运动过程,分析了搬运重物时腰部所受的力矩。通过Vicon运动捕捉系统对人在弯腰搬物这一过程中脊柱的运动轨迹进行了采集,在此基础之上将人体弯腰搬物动作中的起身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分析各阶段的动力需求,最终将之表达为腰部助力外骨骼各执行装置需提供的动力与人体弯腰角度ω之间的关系,作为外骨骼动力驱动的依据。(2)通过对人体机构、运动特点和搬运重物的力学过程分析,提出了并联式人机协调外骨骼腰部助力机构的方案,通过布置于身体前后的动力装置,与人体共同形成并联助力机构,根据此方案设计了外骨骼机构。原理是通过直线驱动装置的“前推后拉”式助力方法对人体腰部实施助力,由于前后驱动装置在沿脊椎方向上的分力相互抵消,可减小脊椎受到的额外内力载荷,从而达到兼顾腰部助力和劳动防护的作用。(3)根据外骨骼机构轻便、低成本和动力稳定的需求,提出了其液压驱动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了一种双边锥面节流数字滑阀,为其设计了驱动外骨骼油缸的差动液压系统。对所设计的差动液压系统进行了初步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数字滑阀结合差动液压系统,能通过改变阀芯位移对执行油缸进行正、反向及推力大小控制,且其推力变化过程可根据实验所得规律进行伺服控制。(4)对弯腰搬物过程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分析中把人体和外骨骼机构视为一个并联系统,在此并联系统中分析机构对人的助力效果和对脊椎内力的减小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实现腰部助力的同时,确可减小腰椎内力。(5)对外骨骼机构进行了初步的助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外骨骼能对人体弯腰搬物动作形成助力,且由于腿杆的加入,载荷通过腿杆传递到地面,减轻了腿部受到的载荷,实现了在对腰部助力的同时,不给身体其他部位施加负担。
其他文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问题是各国法律和政府政策关注的焦点。论文以中美两国一流高校为研究对象,从科技人员收益占比以及大学支配资金的分配模式两个角度,归纳并比较两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中国高校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要明显高于美国;美国高校以内部激励为主,而中国高校主要使用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两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是造成收益分配机制不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权,可以解决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动力问题。部属研究开发机构服务支撑行业科技创新,开展部属研究开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研究,有利于破解科研人员增收难题。为此,围绕“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部属四类研究开发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面临的科研人员奖励强度下滑的问题,分析、比较转化收入和个人奖励占比数据,通过统计和抽样调研等方法,总结各单位转化政策制定和执行情况。认为单位转化制度缺失、不健全或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因经济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类似全球海平面上升、气候变暖等气候变化现象开始频频发生,这种全球气候变化开始逐步负反馈于人类。为解决此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各种各样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办法出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其中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政策性减排工具,其通过市场模式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成本,以改善大气环境资源恶劣的趋势。为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目标,
<正>昔年乘车西行经过武威,不禁神游万仞,陷入遐想。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古称凉州,是丝绸之路要隘,也是古代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重镇。历代文人墨客来到凉州吐纳边塞之声,舒卷风云之色,无数有关凉州的豪迈苍凉之作辉映百代。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微型自主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对其操纵性及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促进了其动力系统的发展。传统微型AUV通常采用螺旋桨推进器或者导管推进器作为其推进动力,但螺旋桨旋转产生的扭矩容易对微小型水下机器人的横滚姿态产生影响,降低AUV的操纵性,增加控制难度。泵喷推进器具有扭矩自平衡、推进效率高等特点,其扭
机械臂末端的抖动是影响机械臂轨迹精度的关键因素,缓解机械臂末端的抖动对提高机械臂轨迹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机械臂是由驱动、控制、决策、传感和执行等多个模块耦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因此造成机械臂抖动的因素有很多,尚无明确定论,且存在多种因素耦合导致机械臂末端复杂抖动问题。目前虽有多种主动控制降抖方法,但都需探究机械臂抖动机理,过程复杂,且难以有效缓解多种因素耦合导致的机械臂末端复杂的抖动。因此,本
随着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指导施工以及后期运维工作成为当前智能建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三维建筑模型信息也广泛应用于建筑模型数据保护、城市规划等方面,这无疑对场景模型范围与精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文结合固态激光雷达分辨率高、机械振动小,以及单目相机对环境色彩感知能力强,IMU帧率高、短时间内估计准确等特点。提出将固态激光雷达、单目相机以及IMU传感器搭载于无
大型立面常指舰船船体、石化储罐罐体、锅炉炉体等各种大型设备的壁面。由于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在服役期间可能发生腐蚀、产生裂纹等现象,影响其使用寿命或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其定期开展检测及维护工作。然而大型立面环境下的检测作业量较大,采用单机器人作业模式已不能满足作业任务时间的要求,为了提高作业的工作效率,本文采用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模式对全覆盖路径规划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大
外骨骼是综合了机械结构和智能传感的机电系统。外骨骼更多的运用在军事领域上,士兵穿上后能过显著得提升自己的负重能力和耐久力。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外骨骼的使用开始走进医疗领域,开始作为康复训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帮助患有偏瘫和中风的患者进行训练,帮助肢体残疾患者获得基本的行动能力。现如今,外骨骼更贴近人们社会生活,快递、外买小哥也纷纷穿上了外骨骼,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助力外骨骼是外骨骼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