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存在条件下稻田土壤氮素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化肥施用量的不断增加,稻田中藻类的生长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氨挥发和硝化一反硝化是稻田生态系统中氮肥的主要损失途径。藻类对施入氮肥转化的影响已受到广泛关注,因为藻类生长可引起日间田面表层水pH值的升高,而pH值又是影响氮素氨挥发损失最敏感的因素。藻类的存在还显著影响土壤氧化层的厚度,由此影响到氮素的硝化-反硝化过程。本文通过室内培养和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藻类生长对不同类型水稻土(红壤性水稻土和黄泥土)氮肥的转化、固定、损失等过程的影响。   室内培养试验,在植物人工生长培养箱内进行,研究了淹水条件下,黄泥土和红壤水稻土中藻类生长对氮素损失的影响。该研究包括两组试验,一组为藻类生长对铵态氮损失的影响,另一组为藻类生长对硝态氮损失的影响。选定150μg N/g土和300μ N/g土两个施氮水平进行试验。在光照条件下,两个施氮水平的处理都适合藻类的快速生长。施加尿素的试验结果表明,藻类生长可吸收一定量的氮素。其中红壤性水稻土的两个处理中,藻类吸收的氮量占总氮量的比例分别为8.7%和9.0%,而黄泥土则分别为5.7%和5.6%。另外,藻类生长还显著降低了尿素氮的总损失,与无光照的对照处理相比,红壤性水稻土中两个有藻(光照)处理的氮总损失分别降低了4.5%和5.4%,而黄泥土则分别降低了6.4%和3.9%。对于施加硝酸钾的试验,其结果显示,红壤性水稻土的两个施氮处理中,藻类生长吸收的氮量占总氮量的比例分别为8.5%和11.1%,而黄泥土则分别是9.4%和7.7%。与无光照的对照处理相比,红壤水稻土中两个有藻(光照)处理的氮总损失分别降低了4.7%和3.9%,而黄泥土则分别降低了7.7%和5.6%。   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对于藻类生长而影响水稻土中尿素氮转化与固定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选定300μg N/g土的施氮水平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无光照的对照(无藻)相比,藻类生长提高了表层水体pH1-2个单位。表层水体中尿素氮的浓度降低了约60%,表明藻类生长提高了尿素水解速率。藻类生长还显著降低了表层水体中亚硝态氮的浓度,最多降低约60倍。同时藻类生长降低了表层水和土壤中NH4+-N、NO3--N和总氮的浓度。   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藻类生长对黄泥土和红壤性水稻土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藻类生长可增加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其中红壤性水稻土增幅分别为细菌80%,真菌45%。黄泥土增幅分别为细菌82%,真菌48%。藻类生长也增加了土壤中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的含量,其中红壤性水稻土增幅分别为30%和41%,黄泥土增幅分别为32%和24%。这主要是因为藻类在生长过程中和死亡分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能源,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增殖。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种稻条件下,藻类生长对乌栅土和红壤性水稻土尿素氨挥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光照有藻处理提高了表层水体pH,表层水体中NH4+-N的浓度变化为施加尿素后的前期较高,后期则降低,而氨挥发速率变化则表现为施加尿素后前期高,后期低。后期氨挥发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藻类对氮素的吸收导致NH4+-N的浓度降低。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建成区与农村之间出现了一渡性地带-城乡交错带.城乡交错带是在城市、乡村地域体系基础上衍生的一种过渡性区域.在该区存在
本研究通过大田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获取不同质地滴灌棉田0~60 cm土层深度土壤并化验其硝态氮含量,并探究其规律,从而分析土壤硝态氮与棉花产量的相关性;通过施肥试验确定不同质地土壤的氮素利用率,并探明氮素利用率与棉花产量的关系;通过不同质地间CI-600微根管试验,探明不同质地棉花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指数等根系分布特征的差异性,并总结根系分布特征参数与棉花产量的相关性,最终为不同质地滴灌棉田定量化
该文采用吸附解吸试验.水培试验、土-砂培养试验和土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土磷与氧化铁、磷与锌之间的交互作用及磷、锌的生物有效性,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土对磷的
对农田生态系统中氮磷的动态变化研究可看出,地下水中的氮磷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呈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施肥时应注意施肥的方式和对施肥量的进行控制,以防止农田养分随地下径水
本文以河南省中牟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研究区域,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图以及社会和经济资料为基础,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和《
该文通过深水培绿叶类蔬菜(生菜和油菜),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该省境内水质条件下,应用不同的铁源对绿叶类蔬菜生长的影响,利用差值法对四种铁源进行了对比研究.以FeCHO
有机还原性物质是土壤中最活泼的电子供体.业已证明,它是控制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的体系.它们将与可被还原的物质进行电化学反应,其中,有机还原性物质与氧化铁 、锰之间的相互
1998年对庐山森林生态系统中大气--降水--植被--土壤--地表水的三种形态氮(NH、NO-N、NO-N)动态变化进行了观测分析,以探讨大气氮沉降对土壤酸化、地表水酸化以及林木生长的
本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演变动态;总结其基本特征;预测其演变趋势;探讨黄河和渤海对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的
松茸是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真菌。松茸是营养共生型的外生菌根菌,由于生态习性特殊,尚不能人工栽培,迄今仍处于野生或半人工栽培状态。  本文概述了龙井市松茸的分布,论述了松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