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建设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781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缔结精神共同体是人类特有的、普遍的精神活动与精神现象,是人作为社会主体为满足自身心理、情感需要而必然发生的一种自觉体认与精神交往活动。当代中国已经步入了社会快速转型的历史时期,由此引发的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变化,要求并促进着人们共同信仰和价值观念的变迁。作为西方工业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早已生成的,与传统农业社会经验本性和自然本性相对应的一种理性化的社会运行机制和文化精神,现代性代表着渗透到现代社会所有方面的本质规定性,并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在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重新出现。如果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转型经历了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话,那么,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则浓缩至几十年,这种急剧的社会转型所造成的“断裂”导致了社会生活从遵照习俗、经验到笃信理性的转变,这是中国社会在生活方式、精神品质、价值秩序以及立根基础等方面发生的一次深刻变革。中国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庞大、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乡村社会的主体。他们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不仅努力追寻和建构着殷实富足的物质家园,同时也向往和追求着幸福美好的精神家园。本文正是基于中国传统农民精神共同体在社会快速转型期所造成的坍塌境遇出发,审慎地对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重建问题进行开拓性的探究。   本文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中国农民的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当下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建设为观照,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运用理论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历史考察与现实观照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试图从三个方面展开探究。一是何谓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二是社会转型期为什么要重建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三是当下如何建设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循着这一路径,本文着重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章,精神共同体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研究。首先对共同体和精神的概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以此为基础,结合本研究旨趣试图对精神共同体的基本含义作出新的概括和界定,认为精神共同体是指具有共同信仰或共同价值追求的主体为了满足自身心理、情感、意志等精神方面的需要,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起来的共同体。在对精神共同体的分类、特点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探讨了精神共同体形成的基本条件和一般生成路径,从而为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概念的引入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第二章,着重研究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概念及其形成背景。在梳理农民概念和分析中国农民特征的基础上,综合界定了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概念,分析了传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特点。并重点从地理环境、生产实践和传统文化等三个方面对传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形成背景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剖析。   第三章,传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状态考察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是从二个阶段对传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状况进行系统考察。一是建国前传统小农经济条件下熟人社会的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二是建国后计划经济条件下高度组织化的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   第四章,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建设的价值研究。在对中国社会转型及其现实标志进行综合研判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嬗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着重从个体和社会两个维度揭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重构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五章,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这一部分属于应用理论研究,首先提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建构必须坚持整体、自由、平等和情感等基本原则,其次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建设的方略与对策。这部分作为整个论文研究的核心和落脚点,也是力争有所创新和突破的方面。   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有所创新:   首先,研究思路创新。本文在研究视角和切入点上,选取“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作为论述的起点,这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空白。此前,“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从来就没有被当作重要概念或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展开研究。其次,在研究落脚点上,虽然最终直指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重构,但内蕴的均是对中国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机制、管理等的揭示。   第二,理论内容创新。本文率先提出并界定了“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概念,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体系;其次,通过分析此概念的实质,阐明了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构成要素,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础;最后,提出了重构中国农民精神共同体的方略,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第三,研究方法创新。本文将历史分析法、系统综合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有机结合展开研究,使得论文的理论表述和逻辑建构更加充实和严密,特别是选择以江汉平原潜江市五乡镇的农民调查情况为例,是采用以小见大、实证分析的方法,有效保证了本文命题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潜规则现象在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显问题。它越来越危及法律的规则权威,严重危害法治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法治国家就是要与潜规则作斗争。由此,研究潜规则,寻求矫正潜规
合理利用天然气资源对于优化余杭地区能源结构,改善当地大气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工业产品质量提高,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不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顶层设计、政策安排和改革探索,为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环保法)开始实施,在组织结构、执法模式、监督方式、配套保障等不同方面强化了政府的农村环境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对农村环境监察执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农村环境监察执法,
学位
根据对VB 6.0环境的分析,阐述了在VB中的三类网络编程技术,并就这些技术在网络应用程序、电子广告设计和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对于女性来说,体内的雌激素既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雌激素缺乏或过多都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女职工要保护好自身健康,必须维护好体内雌激素的平衡。 For women, the body of
我国正处于经济与社会的重大转折,建设现代法治社会与市场经济不断展开,由此伴随的权利意识和权益冲突问题也不断凸显。因此,解决冲突和保障权益成为当前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而
基于数据的时态性和传统的DBMS的局限 ,结合现代学者对时态数据库的研究成果 ,提出在非时态DBMS中处理时态数据的几个实用方法 ,希望能对具体的时态数据处理和时态数据库的研究带来帮助。
威廉·葛德文(1756-1836)成长于英国工业革命初期,经历了资产阶级的蓬勃发展及法国大革命,深受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其国家理论形成于十八世纪末期,
文章首先对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社会背景,最后阐述了绿色生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