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星系M33、M81和M51的多色测光、结构与演化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2003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的工作是利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90 cm、f/3 Schmidt望远镜及Ford 2048×2048 CCD系统,使用专门设计的15色中等带宽滤光片(波长范围从3000到10000A),对北天区的几个旋涡星系-M33、M81和M51进行CCD多色测光,得到这些星系的光谱能量分布(SED).我们的观测图像的视场为58×58,分辨率可以达到1"7.借助于星系的演化合成模型PEGASE,利用x<2>拟合的方法,我们得到了这三个近邻星系的年龄分布和演化历史:1.M33-通过比较观测和模型的SED,我们发现常数和e指数恒星形成率(SFR,恒星形成时标τ=12 Gyr)能够给出最佳的拟合结果.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M33的年龄分布(观测到的星族开始形成到现在的演化时间,以后简称演化年龄)和演化历史.对于常数SFR,从M33的中心区域到边缘区域存在明显的年龄分布梯度.位于中心区域的年老星族,其年龄超过10 Gyr;位于中心区域以外的星族要年轻些,其平均年龄大约为7 Gyr;最年轻的星族主要分布在旋臂部分,其年龄小于5 Gyr.对于e指数SFR,年龄分布同常数SFR很类似,只是各部分的年龄大约偏小2 Gyr.2.M81-从观测和模型SED的最佳拟合结果来看,我们发现e指数SFR(τ=3 Gyr)能够最好地描述M81的年龄分布(演化年龄)和演化历史.从M81的中心区域到边缘区域存在一定的年龄分布梯度.位于中心区域的星族,其年龄超过7 Gyr;"bulge"中星族的平均年龄大约是6 Gyr;"disk"及其边缘区域的星族较为年轻,平均年龄分别为4.5和3.5 Gyr;最年轻的星族分布在旋臂上,年龄约为2.5 Gyr.同时,从M81的中心区域到边缘区域存在较弱的金属丰度梯度,金属丰度的范围从0.016到0.022.3.M51-同M33和M81的研究方法(假设星系各部分恒星形成时标τ相同)不同,我们假设:M51是按照e指数SFR演化,SFR(t)αexp(-t/τ),星系的演化年龄t固定为12 Gyr,各部分的恒星形成时标τ不同(变化范围从1到30 Gyr,并按对数进行60等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从星系中心到边缘,年龄的分布存在一定的梯度,说明星系中心区域的星族的形成要早于其外部区域星族的形成.位于"bulge"区域的星族,其年龄大约在3-4 Gyr左右,有些年老的星族平均年龄可达5-6 Gyr;位于"disk"区域的星族要年轻些,其平均年龄在2-3 Gyr之间;平均年龄在2.2-2.5 Gyr之间的星族是星系中的主要成分.
其他文献
从高能天体中心喷出的喷流己被广泛地用来解释它们的超高能量的辐射现象。喷流主要存在于活动星系、河内天体和gamma-ray暴中。从VLBI、HST和Chandra等观测设备拍到的图像中,
矮新星是具有频繁爆发现象的激变变星。主星是一颗弱磁(≤105G)白矮星,次星是一颗充满洛希瓣的晚型主序星,物质从次星内拉格朗日点溢出在主星周围形成吸积盘,物质流与吸积盘撞击
从X射线点源出射的X射线光子除了能直接到空间望远镜以外,还可能被视线方向上的星际尘埃散射,随后到达探测器。由此,在探测器平面上,我们会看到在X射线点源的周围有弥漫的散射晕
本硕士论文针对实际地月系统的共线平动点的特征与应用开展了研究工作。包括共线平动点L1和L2点附近航天器的在轨自主轨道预报问题以及迄今为止研究较少的L3点的动力学特征。
虽然经济的发展能够激励群众,但单纯依靠经济的发展并不依解决团结群众的问题。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有经济体制改革,江要有政治体制改氛要从基层到高层形成一种便于
1963年通过氢21cm谱线观测发现了高速云,40多年来其起源一直是天文界争论的焦点之一。近年来通过高分辨率观测、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对其中几类高速云及全天性的研究都有了很大
结合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现代宇宙学观测最新成果的宇宙学常数问题是目前理论物理学所面临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其中的真空能问题是涉及根本性概念的当前很多矛盾的焦点所在。本
该论文从观测分析和动力学角度对以上问题做了研究.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综述脉冲星多波段辐射特征和理论工作.第四章到第七章是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第四章和第五章
磁场测量定标是实测太阳物理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我国现有的滤光器型磁场测量设备——太阳磁场望远镜(SMFT)和三通道望远镜(MCST),瞄准在建的同时成像成谱的磁场测量设备—
该论文第一章对脉冲星观测和理论的进展作了评述,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我们通过对九颗脉冲星在五个频率上的观测资料进行成分分离,计算了这些脉冲星的辐射束半径,辐射高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