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内分子云碰撞触发恒星形成大样本观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普遍认为,恒星是由一个足够大质量的气体云在其自引力作用下塌缩而成的,激发分子云塌缩的触发机制可能是自引力不稳定或者外部扰动。当分子云碎裂成致密团块,并且它们的质量超过金斯质量的时候,自引力塌缩便有可能发生。触发分子云塌缩的外部扰动主要有:电离星风、超新星爆发,其他恒星影响,云—云碰撞等。虽然我们尚不清楚这些触发机制是如何导致恒星形成,但是致密团块的自引力平衡由于激波和云的碰撞而受到破坏。目前,云—云碰撞被认为是破坏分子云自引力平衡的有效的机制之一,分子云受到触发脱离稳定状态之后,便会引起自引力塌缩,从而形成新一代恒星。   作者利用紫金山天文台杨戟等人在2002年进行的对1331个冷红外源12CO(1-0)谱线的单点巡天数据作为母样本库,挑选出214个分子谱线为双峰或者多峰的IRAS源,作为可能的云—云碰撞候选样本。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13.7米毫米波望远镜,作者对这214个有可能是云—云碰撞区域的样本进行了一氧化碳分子12CO(1-0),13CO(1-0)和C18O(1-0)的单点谱线观测。经过对数据的初步处理,作者首先去除那些可能正在塌缩的源,这些源的特征是,它们的光薄谱线不再像光厚谱线呈双峰或多峰结构,而是呈单峰,并且峰值在光厚谱线双峰之间的凹陷处。同时,作者也保留了那些符合云—云碰撞条件,即光薄和光厚谱线均呈双峰或多峰结构的源。最终,作者认证了135个源,有可能是云—云碰撞区域,并建立起世界上首个云—云碰撞区域候选样本库。对于不满足云—云碰撞条件的样本,作者也对其进行了分析、归类,将有可能是正在进行塌缩或者自吸收的分子云也分别建立样本库。随后,对样本进行了初步分析,样本库在银盘上的分布表明可能的云—云碰撞区域在银河系内的分布并没有任何偏向性,说明没有由于其他的物理原因造成的特殊分布。   利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的13.7米毫米波望远镜,在给出的云—云碰撞样本库中,作者挑选了9个源进行了一氧化碳分子12CO(1-0),13CO(1-0)和C18O(1-0)的成图观测。经过数据处理,作者挑选了两个有清晰的两个独立速度成分,即可能是正在进行云—云碰撞的区域做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结合2MASS数据,在碰撞区域年轻星的比例权重明显高于非碰撞区域,说明云—云碰撞可能是激发分子云塌缩从而导致恒星形成的触发机制之一。在论文中,作者将详细讨论IRAS02459+6029和IRAS05363+3127的成图观测,以及在这两个区域年轻星的分布状态。并列出其他各个源的观测结果。
其他文献
学位
在星系形成演化研究中,数值模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计算机,研究者可以更为细致地研究星系的演化过程,预言可能的物理现象。然而现今的数值模拟并不能完全代表真实的物
大质量恒星形成是天体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对其早期特征的研究是这项研究的重点。CO分子转动谱容易激发且丰度较大(仅次于H和He),因此是探测分子云的灵敏探针。通常认为CO谱线
在挥手间数十年中,我们对椭圆星系的研究的进展甚多,人们曾认为椭圆星系是由星云一次塌缩而形成的。这种模型预言了椭圆星系中的大部分恒星是在一次星暴中形成,而在最近的10-20
学位
锶冷原子的制备是锶光钟研制过程中的必要阶段,本文首先利用偶极跃迁对原子进行一级冷却,自发辐射率为2′108/s,其跃迁线宽为32MHz,对应波长为461nm,实验上通过一级冷却将锶原子温度冷却约5m K,俘获的冷原子数目达到108量级。一级冷却俘获的原子温度对于光晶格的装载而言相对较高,需要通过二级冷却对原子进一步冷却。二级冷却是利用互组跃迁((5s~2)1S_0→(5s5p)~3P_1)对原子进
激光漫反射测距对非合作目标的测距精度可达米级或分米级,比传统雷达和光电对非合作目标的观测精度高2~3个数量级。利用高精度的激光漫反射测距技术对实现非合作目标的探测,尤其
吸积提供能源的重要性通过对双星系统特别是X—射线双星系统的研究第一次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关于吸积的理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另一方面,磁场在中子星的形成和演化中
学位
r—过程发生在富中子的环境中.但是对具体的天体物理环境的要求并不是很清楚.随着观测的进展,近年发现了很多的极贫金属的晕星.它们有两个特征:一是r—过程元素超丰,并且相对丰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