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风险研究——以鲁西南T市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n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础教育一直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当前教育发展的重心开始转向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布局的均衡。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调整出现了一系列的复杂效应,其中值得重视的一点是其对中小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的各种影响。青少年道德成长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青少年道德健康成长是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包括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政策在农村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查,为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效果评价标准提供新视角,以及为进一步进行基础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道德成长是少年儿童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社会经验和社会知识的积累,不断习得、修正、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使其更加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而道德风险指道德成长中的某种危害性后果出现的可能性。这种后果是可预测的,可以通过抑制其诱发性因素而规避这种危害性后果的产生,从而避免道德成长偏差的出现。道德成长的成因包括内因与外因,内因包括主体认知与逻辑发展水平,意志和愿望因素;外因包括被动文化因素和主动教育因素。   农村初中布局调整通过对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三个作用途径影响学生的道德成长,其中在家庭途径中影响了亲子关系和家庭道德教育,在学校途径中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和同辈群体状况,在社会途径中影响了社会人际和社会文化。这也导致农村初中布局调整后学生道德成长出现了风险。   农村初中布局调整后,学生的主体道德、人际道德、社会公德的成长受到了影响。这种影响有正向的可能性,包括提高学生道德成长的独立性,扩展学生道德成长的信息来源,丰富学生道德成长中的道德实践机会,提升学校德育质量;同时也有负向的可能性,包括削弱家长对道德成长的监管,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人际交往隐藏的道德风险,对德育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等。   对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避免简单的一刀切,对某些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采用设立教学点、复式教学、九年一贯制学校等方式;借鉴国外的经验,开始发展教育交通;加强对寄宿生的管理;加强对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的关注和教育。
其他文献
一个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企业,是不可能永续经营的.而一个缺少社会责任意识企业的社会,也不可能健康和谐地发展.每个企业应该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境界,把认真履行企
目的了解口腔正畸器械污染现状及其消毒质量情况,改进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某医院常用正畸器械进行了监测。结果病人使用后的牙科手机、三用枪头、末端切断钳和
和谐人居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与干家万户息息相关,它既涉及到每个居住者的切身利益,又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去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规定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房)面积的
目的了解潍坊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一步做好农村改水工作,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方法按照水源类型、消毒方式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潍坊市范围内抽取684个农村供
在信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个人信息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凸显出来,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储存、传输、处理、利用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而个人信息与个人关
Windows自带的磁盘属性中,可以显示硬盘分区的使用情况,在相应的磁盘上点击右键,选择“属性”之后,可以看到磁盘的空间情况.不过遗憾的是里面仅仅显示了已用与未用的数量,没
现代企业成功的标志是:在区域市场最强或在行业内领先.方太作为一家立志成为“厨房专家”的企业,就必须善用中国智慧靠不断地学习、借鉴、超越、为“和谐人居”提供高品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