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进渔退”:明清以来鄱阳湖区生态与社会变迁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业是鄱阳湖区的传统产业,发达的渔业经济给地方带来了现代性因素,区域中心市镇得以形成,地方社会的政治地位随之提升,区域文化教育和社会事业大为发展。传统时期圩堤围垦对鄱阳湖区生态的影响总体上是协调可控的,湖区农业大发展,粮食产量大为增加。“湖广熟、天下足”,是江西和湖北、湖南一起成为明清时期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真实写照。明清时期湖区渔业、农业两大产业相辅相成,共同推演着鄱阳湖区成为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20世纪下半叶鄱阳湖共被围垦1,210km2,接近明清至民国长达500多年的围垦总面积,鄱阳湖萎缩近1/4。鄱阳湖区出现了“农进渔退”,渔业日益萎缩,农业日益扩展,农业主体地位得到加强。农进渔退诱发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导致湖区整体生态环境恶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当然,在一定时间内农进渔退也有其正向生态效应,既能改善湖区农业生态,又能遏制血吸虫病疫情。湖区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而且能为国家提供不少商品粮。人口增长、制度与政策和便于围垦的自然条件,共同推动鄱阳湖圩堤围垦、农进渔退不断发展。渔业经济随之转型,渔村也嬗变为农村。渔民变成农民,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和生活保障,民众素质普遍提高。农进渔退推演着鄱阳湖区域社会矛盾的转变,渔业械斗、草洲纠纷和水利案件随着农进渔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农进渔退对鄱阳湖区域社会秩序具有调整作用,这个过程中政府逐渐从边缘化走向中心。   农、渔是人类生存的方法,都有存在的价值,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在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前提下,自然各有份额,这就是由“度”产生的合理性。超越了这个“度”的农进渔退,从根本上来说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由此引发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人定胜天”、“人多力量大”等不科学的理念和错误的政策,致使鄱阳湖区生态失衡。这是我们从鄱阳湖区农进渔退应该吸取的教训。生态环境的演变常常让人发出沧海桑田的感叹,而因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恶性的利益冲突未获得合理调整,又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其破坏的却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此乃人类无法承受之重。若能避免上述情景出现,人类一定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坦途。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首个自主创新喷墨印刷技术引发关注5月27日,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正式开幕,一大批中外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齐聚中国国际展览中心.rn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科
期刊
期刊
为期三天的“第十七届华南国际印刷工业展览会”(Printing South China)、“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包装工业展览会”(Sino-Pack)、“中国国际标签印刷技术展览会”(Sino-Label)和
期刊
期刊
2010年7月7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印刷包装纸业展览会”与“第三届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品交易会”将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这对印刷行业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喜讯,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