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传播领域中,西方主流媒体的涉华报道一直是学界重要的研究对象,学者通过对涉华报道的定量研究和定性的分析,探求中国在这些西方主流媒体中的国家形象。
本文运用议程设置和框架理论两种传播学理论,对2003年至2009年《纽约时报》涉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进行研究。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2003年中国的非典事件和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进行考察,探索《纽约时报》这一美国主流媒体如何看待中国两类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如何通过议题的选择和信源的采用来构造这两例事件,并研究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对《纽约时报》的涉华报道是否有影响。
经过研究后笔者发现,2003年非典爆发后,由于前期中国政府对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沉默不发声,导致《纽约时报》这一时期涉华报道主要集中在政府信息公开这一议题上,后期随着议题则逐步转向非典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影响上。2008年三鹿奶粉丑闻爆发,前期《纽约时报》的报道议题主要集中在中国政府的处理措施和中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的缺陷上,后期的议题则逐步转向这一危机对欧美国家食品安全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对受害者的赔偿问题上。较5年前相比,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进程大大推进,这一点在议题的选择和报道观点上都有所体现。在非典事件中,《纽约时报》的报道态度在几个月中发生多次转变,对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状况由尖锐的批评逐渐转向一定程度的肯定。在三鹿奶粉事件中,《纽约时报》虽然将本次事件定位为一次“政府的丑闻”,但是对于中国政府的信息公开和处理措施大多是持肯定态度的,批评焦点集中于深层次的中国食品安全监督体制缺陷。
通过研究,笔者认为今后中国政府应当更加客观冷静地对待外媒的负面报道,重大事件发生后及时有效的信息公开可以使得我们化被动为主动。另外在此类重大事件中,外媒最关注的信息数字应该成为今后信息发布的重点。此外,我国应逐步增强中国政府网站的信息传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