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新生代构造旋转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aomi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新生代时期,海原-六盘山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烟筒山-窑山断裂和青铜峡-固原断裂控制的青藏高原最东北缘六盘山地区山前盆地群,接受了巨厚的新生代沉积,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东北部的变形隆升历史。   本文对六盘山地区由南向北跨越不同断裂围限地块和盆地的5个代表性剖面新生代地层古地磁平均磁偏角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于早白垩世结束以来各断裂块体基本经历了非常相似的构造旋转历史,早白垩世结束后至中新世早期累计总体顺时钟旋转了约23-29°,旋转不是连续进行,而是呈现为事件性快速旋转,主要发生在约33Ma、30Ma和23Ma,中新世期间几乎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旋转,晚中新世约8Ma六盘山地区结束盆地沉积,仅在六盘山西南侧的天水盆地继续接受沉积,那里自上新世中期约3.6Ma发生了快速顺时针构造旋转。早期的长期顺时钟旋转在六盘山最北面的丁家二沟剖面和中部的隆德剖面表现为地块自早白垩纪结束后至渐新世初期期间(~33Ma-~30Ma)发生了约9°和12°的顺时针旋转,早渐新世晚期(~30Ma-~23Ma)研究区有约9°和13°的顺时针快速旋转,而在中新世初期(~23Ma)至中期期间再次产生了约5°的顺时针旋转;六盘山南部的泾源剖面渐新世初期至早渐新世晚期(~30Ma-~23Ma)研究区有8.8°的顺时针快速旋转,而在中新世初期(~23Ma)至中期期间再次产生了4.9°的顺时针旋转;而六盘山中部的凤凰蛋剖面在中新世初、中期(~21.8Ma)至中新世末(~8.1Ma)期间未发生有意义的构造旋转;六盘山西南面的天水喇嘛山剖面自中新世中期(~15.6Ma)至上新世中期(~3.6Ma)期间也未发生有意义的构造旋转,但在上新世中期之后(约3.6Ma)发生了约12°的快速顺时针旋转。结合其它地层变形、侵蚀和沉积演化所记录,推测海原-六盘山断裂或阿尔金断裂因印度-欧亚大陆板块碰撞的巨大驱动力作用下产生了大规模的走滑,从而可能引起六盘山地区各地块间大型弧形断裂的同时激活,发生左旋走滑,断裂间块体开始同时顺时针构造旋转,揭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变形的前峰最迟在约始新世末—渐新世初就已经达到六盘山地区。这比目前普遍认同的六盘山地区变形隆升是青藏高原隆起中最晚形成(第四纪以来)的观点早了至少3千多万年,为深入认识高原隆升过程和环境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
其他文献
正泰集团是由私营经济发展起来的股份合作企业前身是“东清求精开关厂”创办于1984年7月。当时仅有8名员工,5万元资产,年产值1万元。十四年过去了,昔日的作坊小厂已成为全国最大
本文结合我国煤炭行业首家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龙宇能源近几年的发展历程,从感恩文化、学习文化、安全文化、沟通文化等方面,就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如何建设独具特色的企
武功山地区位于华南加里东造山带中段,构造剪切作用发育。本文在对该区进行区域构造调查和中法合作研究的基础上,对该区域从新元古代到中生代的韧性板劈理带、逆冲断层带、挤压
三峡水库举世瞩目。人们十分关注蓄水将引起构造应力场如何变化,对地震危险性有何影响。水库在135米水位蓄水后,观测到微震群活动、形变场、重力场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变化意味着
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具有粒度细、沉积速率高、连续性好等特征,是蕴含古地磁场和古气候信息最为丰富的晚新生代陆相沉积物,其记录可以与深海沉积物相媲美。中国黄土不仅记录了长
近年来,微生物与矿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地质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是地质微生物学领域最受研究者关注的菌种之
气溶胶对气候和人类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对更深入地了解气溶胶对气候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贵阳是中国受燃煤
探地雷达(Ground-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作为一种操作简单、作业轻便高效的无损检测手段,探地雷达方法已经成为浅地层地球物理勘探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地
以乡谣民谚褒贬时政,扬清激浊,古已有之。当今,有人借用这一形式对政风讽 颂劝勉也颇有韵味。 近日,偶读报章,见有人辑录了一组民谚作为规诫政风的“劝喻书”,初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细
对Juan de Fuca洋脊Endeavour段的管状蠕虫Ridgeia piscesae和多毛类Paralvinella palmiformis的脂肪酸研究表明:生长于同一硫化物烟囱体周边的管状蠕虫R piscesae的总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