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中的农村留守老人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老人"留守"是中国社会大变革背景下的特有现象。"老人"、"农村"和"留守"三者的结合,使农村留守老人被社会刻板印象化乃至污名化,认为他们是社会变革的牺牲品,孤独、不幸、贫穷和落后等等。本研究深入农村开展田野研究,试图了解农村老人和留守老人的现实生活状况,并与城市老人作比较,以幸福感为评判指标来检验大众刻板印象的现实依据,分析刻板印象与现实的差距及影响因素。本研究包括"大众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刻板印象"和"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两个部分,每部分都包括一个量化研究和一个质性研究,因此,共四个分研究。研究—采用量化研究中的实验法,比较大众对老人、农村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的外显和内隐刻板印象,分析"老人"、"农村"和"留守"三个词对刻板印象的影响。通过偶遇抽样法,在北京和上海的城市社区、湖南和山东的城市和农村社区,共获得661位18~59岁各年龄段和各教育程度的被试。将被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仅测量对一个目标群体的外显和内隐刻板印象——老人(N =230)、农村老人(N= 213)或农村留守老人(N=218)。采用形容词自由联想法测量外显刻板印象,采用内隐刻板印象解释偏差范式(SEB)测量内隐刻板印象。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进一步探讨大众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刻板印象。通过滚雪球和广告招募,共获得47位18~59岁的被试(也来自北京、上海、湖南和山东的城乡地区,但不与研究一重合)。研究深入访谈被试对留守老人的印象、印象来源、假设自家老人或自己成为留守老人的感受和应对等。每位被试访谈20到70分钟,共获得转录文本25万字,采用扎根理论对文本进行逐句编码和分析。研究三采用量化研究中的问卷法,比较城市老人和农村老人、农村留守老人和农村非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分析"老人"、"农村"和"留守"对幸福感的影响,并采用多元分层线性回归法分析幸福感的预测因素。通过整群分层随机抽样,共获得733位60岁以上的老年被试,他们分别来自两个大城市(北京和上海,N= 282)、两个小县城(山东Q县和湖南L县级市,N =183)及两个小县城的农村地区(N = 268)。按居住方式分类,农村老人中有91位属于留守老人,177位属于非留守老人。问卷结合修订后的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和自编问卷,因变量是幸福感和孤独感,自变量包括居住地点(大城市、小县城和农村)、是否留守(留守、非留守)、比较方式和归因方式,控制变量是性别和年龄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研究四在研究三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民族志方法,进一步探讨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应对。该方法将参与式观察、半结构式访谈、非正式访谈、一对一访谈和小组访谈结合在一起。从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研究者几十次前往湖南L县级市的农村地区,并与两户留守老人共同生活约6个月(一户位于散居偏僻的传统农村、一户位于集中居住、生活便利的现代农村)。研究共获得约8万字观察日记,47万字访谈文本资料和8万字反思笔记。对这些资料采用扎根理论、整体分析、叙事分析和话语分析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向村民反馈研究结果等方式进行三角检验。综合四个分研究结果,主要结论如下:1)大众对农村留守老人持有刻板印象,将农村留守老人消极化、极端化和污名化。大众刻板印象的主要来源是媒体负面报道,"不幸福"是其主要内容,"孤独"是其核心特质。"老人"激发了消极内隐刻板印象,"农村"加"留守"激发并强化了消极外显刻板印象。2)大众的刻板印象低估了 "农村"对老人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却高估了"留守"的消极影响。城市老人的幸福感,显著地高于农村老人;但农村老人中,留守老人与非留守老人的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差异;控制了其他人口学因素之后,居住地——农村,仍然可以显著负向预测老人的幸福感,但"留守"不能显著预测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实际上,是农村落后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着农村留守老人的幸福感。3)大众的刻板印象忽略了农村留守老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村留守老人也在主动地适应和被动地接纳社会变革。留守老人开始注重个人需求,注重以夫妻关系为核心,独立意识增加,自我养老能力提高;他们既能积极主动地自我调节、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最有利于自身幸福感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能被动地接纳子女外出、适应社会变革与资源受限。4)传统文化中的知足感恩、勤劳节俭等美德,帮助农村留守老人应对子女不在身边、经济条件落后等困难,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是农村留守老人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但是,"留守"并非是影响农村老人幸福感的危险因素,亲子间的深层情感联结,对农村老人的幸福感更重要。5)经济是幸福的基础,在保障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影响农村老人幸福感的核心因素依次是:亲子关系、比较方式/心态、经济满意度、健康满意度和夫妻关系;拥有好的核心因素越多、越能在有限资源内进行调节和适应、做出越优选择的老人,幸福感越高。
其他文献
利用安徽省393户参保农民的调查数据,分别构建两分类与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以"知沟"假说为基础,对新农保最低档次缴费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研究低收入农民选择低缴费档次
在铺装对象中木地板铺装是专业又关键的环节,千万不能轻视。一般应由供货厂商直接指派专业施工人员,实木多层地板要根据材性、用途、施工现场环境、温度、铺设季节、建筑物环
在我国人口数量大、相对人均土地资源缺乏的背景下,高密度住宅区的公共活动空间是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空间模式的理性选择。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历史背景下的社区公共空间模式进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计算的单要素贸易条件,是一类综合衡量技术进步、出口价格相对变动的贸易条件指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不仅包括了劳动力和资本这两种传统要素,还将基于全要
认识实习要在确定好调研对象的基础上,做好准备工作,并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提出认识实习可培养学生的兴趣感,提高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
本文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贸易成本的下降,全球生产贸易格局逐渐演化成以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以下简称GVC)分工体系。在
<正>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有健脾补肺,益气升阳,固表的作用。本药为补气诸药之最。
会议
【正】 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农业部设计并制造了一种能采摘香蕉的机械。该机由一部微型拖拉机驱动,并牵引一部经专门设计的袋载采摘香蕉串机械的拖车。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