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方法确定海底隧道岩石覆盖厚度的判别准则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5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沿海地区间的联系将会越来越紧密,修建海底隧道的需求将会越来越迫切;海底隧道能助推地区间的融合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以其独特的优势已成为跨越海峡或海湾的首选交通方式。目前,我国正处在海底隧道的建设初期,在海底隧道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方面亟待丰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以满足我国未来海底隧道建设的迫切需求。岩石覆盖厚度是关系海底隧道安全稳定性和造价的关键因素,确定海底隧道的岩石覆盖层厚度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围岩的稳定性、海水渗漏、工程造价等多个因素。寻求能满足海底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的最小岩石覆盖厚度,将会缩短隧道长度,节省大量工程造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因国内在海底隧道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上的欠缺,海底隧道岩石覆盖厚度的确定主要依据国外的以经验为主的工程类比法。而现有的工程类比法大多侧重于对围岩特性、海水深度或涌水量等单一因素或少数因素的分析,应用在不同于国内的地质环境中要么风险性较高,安全性有待检验;要么过于保守,致使造价过高。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值计算方法被引入到海底隧道覆盖厚度的研究中,并在现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数值方法确定覆盖厚度没有统一的判别准则可循,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学院承担的海底隧道科研项目为依托,以胶州湾海底隧道为背景,计算模拟了海底隧道在不同覆盖厚度时的开挖施工过程,定量提取分析了相关的计算结果,探讨了数值方法确定海底隧道岩石覆盖厚度的判别准则。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归纳了确定海底隧道岩石覆盖厚度的影响因素和现有的方法体系。即从围岩特性、水荷载、施工、隧道断面形状和尺寸等方面分析了各个因素的作用机理,介绍了挪威经验法、日本涌水量法和国内顶水采煤法的核心实施理论和各自的优缺点,并简要分析了采用有权重工程类比法和数值方法的必要性。(2)针对项目组提出的隧道拱顶位移随覆盖厚度的增加存在最小值的最小位移法判据,运用FLAC3D的有限差分计算程序模拟了不同覆盖厚度时的开挖过程,定量提取各工况时隧道围岩的各项特征位移、各项主应力值和塑性区体积值,获得隧道围岩拱顶、拱肩、拱腰及拱底等各部位上述特征量随覆盖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综合分析上述各特征量的变化特点,验证最小位移法的合理性。(3)针对数值计算方法对参数的敏感性,选取围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海水深度等参数的不同值,进行开挖模拟计算,揭示弹性模量、泊松比、内摩擦角、粘聚力和海水深度对最小位移法确定覆盖层厚度的敏感性。(4)运用FLAC3D计算程序对不同覆盖厚度时的隧道分别采用强度折减法和容重增加法计算其安全系数,获取安全系数随覆盖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定量提取围岩在临界破坏时和正常状态时的位移、应力和塑性区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围岩临界破坏时和正常状态时的各项位移值和塑性区体积值随覆盖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安全系数时围岩位移和应力等特征量的变化规律对比,提出以安全系数确定海底隧道岩石覆盖厚度的判别准则。
其他文献
在解决数列的问题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涉及的思想方法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思想、归纳猜想思想等等.在教学中适时运用,
目的:观察耳后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方法是否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单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4组,在口服金纳多和甲钴胺片的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酶在动物疾病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防治以及酶在分析检测技术,在生物工程技术方面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从而为酶在动物医学临床中提供技术指导,也为推动动物医学的发
位于渝北区两路的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对于身处内陆的重庆而言,是对接世界最重要的通道,重庆空港的任何一次升级改变都会吸引社会各界关注的目光:
提出相-枢辨证的学术理念,相指时相、位相,枢指枢机。时相和位相的辨证强调骨伤科疾病中的局部辨证和整体辨证相结合,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即时辨证和慢性迁延期的基础辨证相
义齿树脂基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粘附细菌,并对口腔的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使口腔菌群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义齿性口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病率上升。如何减少细菌对基托材料的粘
有论者认为《义勇军进行曲》是一种新型的进行体。分析国内外进行曲包括《国际歌》和《马赛曲》表明,《义勇军进行曲》并不是一种完全新型的进行体,而是对已有进行体的一种改
电力骨干通信传输网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随着自动化技术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骨干通信传输网的业务流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出现了网络拥塞等各种问题。通过实地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也许,三十年时光太短暂,来不及细数曾经的酸甜苦辣;也许,三十年的岁月太漫长,昨日风华正貌,如今已两鬓如霜。
近30年来,侵袭性真菌病(IFD)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IFD发病隐匿、死亡率高,且治疗手段有限,敏感且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