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频谱感知算法研究

来源 :陈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xing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用户和智能设备数量日益增长,导致频谱资源稀缺。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是解决频谱稀缺的方案之一,频谱感知作为CR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在复杂的无线环境中准确快速的检测到频谱空穴,从而充分利用频谱。由于机器学习算法具有主动学习和自动预测的优点,与认知无线电的CR用户自动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的特点非常契合。将机器学习应用于频谱感知是未来无线通信发展的趋势,已有很多机器学习算法被应用于频谱感知。针对目前频谱感知算法所存在的问题,本文做了以下研究:1)针对传统能量检测算法无法区分混合信号导致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盲源分离在频谱感知中的应用。首先,将两种新的盲源分离算法引入频谱检测,即Power ICA算法和ICA_p算法;其次,与Fast ICA算法的性能做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这几种ICA算法都能将混合信号分离,对源信号进行估计重构,解决了能量检测算法对混合信号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并且ICA_p算法应用于频谱检测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2)针对信噪比较低时,ICA算法分离混合信号效果较差,导致频谱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盲源分离频谱检测算法。首先,对接收到的混合信号进行预处理,降低噪声的影响,本文采用的去噪方法为对接收信号进行小波变换;随后,使用ICA_p算法对信号进行分离;接着对ICA_p算法分离出来的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每个信号的频谱信息;最后对频谱进行分析,判断出当前信道的使用状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提高分离的效果,在信噪比较低时,可以很好的对源信号进行估计。将盲源分离算法应用于频谱检测,不仅可以实现全盲检测,还可以快速监测到信道的状态。3)很多基于机器学习的频谱感知算法普遍采用信号的能量观测值作为训练集,虽然采用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检测结果优于传统的检测算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当次用户个数较多时,能量向量的维度也会增加,这会降低分类的正确率,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Ada Boost频谱感知算法。首先,选用二维恒定向量(即概率向量)代替N维能量向量作为特征向量(N为次用户个数),降低特征向量的维度;接着使用一种混合的Ada Boost算法对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混合的Ada Boost算法选用一个支持向量机和多个单层决策树组合而成;最后得出合作感知的结果。实验仿真表明,所提的方法在整体上提升了分类器的性能,达到了提高检测概率的目的。
其他文献
背景目前,肥胖人数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增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肥胖患者被认为体内处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IκB-α/NF-κB炎症信号通路,可以被游离脂肪酸等物质激活,介导下游炎症因子的过量表达,其在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NLRP3炎症小体可引起下游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引发NF-κB被磷酸化激活,其转移进入细胞核内,进一步刺激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肥胖个体内胰岛素作用的靶组织中炎症因子
信息系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私钥与公钥密码体制是信息系统安全机制的核心。因密码体制中计算复杂且密钥信息敏感,信息系统的安全机制多以协处理器硬件芯片的形式来实现密码体制功能。目前需要对信息系统安全机制中的密码芯片作高难度计算的性能高效化的研究,而素域模除运算作为公钥密码ECC和RSA中最复杂、最耗时,难度最高的基本运算,其高性能的实现自然成为重点研究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密码芯片在信息系统安全机制中处于
现代职业教育融资风险产生于融资主体的融资行为和活动,融资风险的生成与治理困境是问题研究的逻辑起点,从治理主体的视角探讨现代职业教育融资风险治理,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融资风险治理秩序之大本和达道。本研究基于多学科理论,在复杂性范式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德尔菲法、跨学科研究法,重点追问现代职业教育融资风险和治理困境“是什么”、考量现代职业教育融资风险“为什么”要治理,以及解答现代职业教育
中国碳达峰与碳中和战略涉及深度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以期实现低碳甚至零碳排放的增汇目标。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土壤碳汇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有效措施。目前不同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的固存特征已有较多报道,但对引起土壤固碳能力变化的驱动因子解析以及不同驱动因子的相对贡献率仍了解不够,阻碍了对不同土壤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时空演变特征的准确评估。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土壤
背景与目的:由创伤、感染、肿瘤及先天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各类骨折和骨缺损日益增多,骨修复材料的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但是在现有的生物医用材料中,能够用于承重骨及骨界面修复的材料尤其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依然比较缺乏。本研究课题针对承重骨及骨界面修复的问题,对两个相关但不同的临床需求展开新型无机生物材料的研究:(1)针对椎体修复手术应用的新型磷酸钙复合骨水泥和(2)面向解决人工髋关节股骨侧界面结合的纳米金
纳米科学与技术是当今前沿基础科学和高新技术研究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在纳米科技发展过程中,以原子力显微镜(AFM)为核心的一系列扫描探针显微镜已经发展成为基础科学及技术应用研究中探测微纳米尺度物质结构、性质及功能的核心工具之一。其中,原子力显微镜以其独特的优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等纳米相关学科,在纳米技术迅猛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微悬臂探针系统是AFM的核心部件,其动力
目的:通过构建miR-132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来源的外泌体(Exo),研究miR-132过表达外泌体促进血管新生作用。进一步制备含有miR-132过表达外泌体的纤维蛋白心脏补片,并研究其对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修复作用。方法:首先,从幼龄C57BL/6小鼠中分离BMSC,在传代培养进行到第三代时,对提取的BMSC进行相关细胞表面标志物的流式检测。其次,从BMSC培养上清中分离提取外泌
本论文研究了基于中性稀土金属受阻路易斯酸碱对(FLP)的合成及其在小分子活化以及催化二氧化碳硅氢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于中性双芳氧基配体钪/磷分子内FLP的合成及其在小分子活化中的应用。设计合成了两种双芳氧基单烷氧基的中性钪/磷配合物Sc[OC(CH3)2CH2PR2][O-2,6-tBu2-C6H3]2[THF][R=Ph(2);tBu(3)]。对这两种钪/磷配合物进行反应
当今社会,地铁以其高速、舒适性较高、运输能力大等特点成为一种快速发展的交通方式。预计到2050年底,我国轻轨和地铁的总长度将达到20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能容纳城市客运总量的50%~80%左右。但地铁隧道同时还存在温度逐年升高、通风系统能耗巨大等问题,最大程度利用活塞风已经成为地铁隧道通风的热点话题。本文以兰州地铁1号线的某站及其两侧的区间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相结
氢气具有高质量能量密度、高热量的优势,在燃烧过程中能够实现污染零排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电解水制氢可以提高氢的纯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产氢技术。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关键是高活性、高稳定性和宽pH适用范围的催化剂。然而,目前通用的电解水制氢的催化剂多为贵金属Pt、Ir和Rh及其化合物,该类催化剂普遍存在价格昂贵、稳定性差、原子利用率低等缺点。多孔碳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回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