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毒力和黏附基因进化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g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细胞空泡毒素基因(vacA)和血型抗原结合黏附基因(babA),进一步对H.pylori细胞毒素相关基因的羧基末端(cagA 3’)可变区和babA基因序列变异及进化特征分析,探寻致癌相关H.pylori亚群。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最终明确H.pylori菌株差异与胃癌风险的关系,以期建立有效区分致癌力差异的H.pylori分类系统。方法:1.收集2012年~2020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惠存的150株H.pylori临床分离株,其中来源于胃炎患者的H.pylori菌株91株,来源于胃癌患者的H.pylori菌株59株。对H.pylori临床分离株进行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特异性扩增cagA、vacA和babA基因,进行毒力基因分型,比较各毒力基因型在胃炎组和胃癌组中的分布差异。2.特异性扩增H.pylori cagA 3’可变区和babA基因并测序,用MAGE软件构建Neighbour-Joining(N-J)系统进化树,分析cagA 3’可变区和babA基因序列变异及进化特征。结果:1.研究共纳入H.pylori菌株150株,其中59株来源于胃癌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4±11.5岁,男性占66.10%,女性占33.90%;91株来源于胃炎患者,患者平均年龄52±12.3岁,男性占51.65%,女性占48.35%。两组间年龄与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150株H.pylori菌株毒力基因进行PCR特异性扩增,结果发现:(1)胃癌组中cagA+、vacA s1/m1、vacA s1/m2和babA+基因型H.pylori菌株分别占100.00%、44.07%、55.93%和98.31%;胃炎组分别为93.41%、48.35%、50.55%和98.90%。(2)胃癌组中cagA+/vacA s1/m1和cagA+/vacA s1/m2、babA+/vacA s1/m1和babA+/vacA s1/m2、babA+/cagA+和babA+/cagA-基因型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44.07%和55.93%、43.10%和56.90%、100.00%和0.00%;胃炎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9.41%和50.59%、49.44%和50.56%、93.26%和6.74%。(3)胃癌组中cagA+/vacA s1/m1/babA+和cagA+/vacA s1/m2/babA+基因型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43.10%和56.90%;胃炎组中分别为50.00%和50.00%。经χ2检验,上述毒力基因型在胃炎组与胃癌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150株H.pylori菌株中,胃癌组cagA+基因型为100.00%,胃炎组为93.41%;对140株H.pylori菌株cagA 3’可变区EPIYA基序进行分型,92.14%(129/140)的菌株携带东亚型EPIYA-ABD基序,仅有6株携带EPIYA-C基序,均在胃炎组内。经χ2检验,EPIYA-C基序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提示含EPIYA-C基序的H.pylori菌株胃癌发生风险可能较低。进一步基于140株H.pylori cagA 3’可变区基因序列构建N-J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在cagA 3’Cluster I亚群中,胃癌组H.pylori菌株数量占主导地位,所占比例为84.48%,明显高于胃炎组菌株数量(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18E-10)。4.基于132株babA基因序列构建N-J系统进化树,同样发现在babA Cluster I亚群中胃癌组H.pylori菌株所占比例80.36%,明显高于胃炎组菌株所占比例39.47%,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0E-6)。结论:1.cagA 3’可变区含EPIYA-C基序的H.pylori菌株胃癌发生风险较低。2.胃癌相关的H.pylori菌株分别在cagA 3’可变区和bab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上明显聚集成亚群,具有更相似的遗传进化特征。依据cagA 3’可变区和babA序列进化特征可对致癌相关H.pylori亚群加以识别,这将为有效区分致癌力差异的H.pylori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小鼠模型,研究褐藻提取物岩藻多糖对鼠胃幽门螺杆菌定植的影响。方法:将22只8周龄C57BL/6品系小鼠,随机分为A对照组(灭菌双蒸水):灌服等量灭菌的双蒸水,B单纯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灌服等量HP菌液,C单纯干预组(岩藻多糖):灌服等量岩藻多糖水溶液,D预防干预组:灌服岩藻多糖进行预干预再感染幽门螺杆菌,E治疗干预组: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再岩藻多糖干预,
荧光探针是可视化检测生物体内活性分子的手段之一,因其具有高灵敏性、高选择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地应用于蛋白、核酸、酶、生物活性小分子的体内外检测。本论文基于硝酰基与水解酶在体内重要的生理作用,开展了硝酰基、脂肪酶、甘油二酯脂肪酶荧光探针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一种用于活细胞中硝酰基成像的快速响应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硝酰基(Nitroxyl,HNO)是一氧化氮的单电子还原产物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对肺结核(PTB)患者的蛋白营养状况、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的痰检结果、临床症状进行调查,分析低蛋白营养状况对PTB患者初期治疗效果的影响。为改善PTB患者的低蛋白质营养状况及辅助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于2012-2020年在山东省两市结核病定点防治医疗机构,对840名确诊的强化治疗前的PTB患者开展蛋白质营养状况调查,收集患者基本信息,身高、体重,机体蛋白
目的:探讨双酚类环境污染物与人群结肠癌、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1)对2020年08月至2020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结肠癌、肝癌患者各50例开展群体调查,同时选取对照组,采集清晨初次清洁中段尿液。(2)通过对患者尿液进行超声萃取等方法提纯、净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完成对双酚类物质的定量检测。(3)使用SPSS 22.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统计分析,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比较各组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合并心功能不全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
目的:(1)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握力、步速、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等指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中肌肉质量减少及肌肉减少症的患病情况,并比较肌量减少患者与非肌量减少患者的临床特点。(2)调查2型糖尿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患者中肌量减少及肌少症的患病率是否存在差异,进一步分析DSPN与肌量减少的相关关系,促进对DSPN及肌量减少的认识,加强对DSPN患者肌量减少的
目的:总结辅酶Q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实验室检查、肾脏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确诊的4例辅酶Q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4例患儿的临床表现、查体所见、常规辅助检查、肾脏病理结果及遗传性肾脏病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和早期口服辅酶Q10干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病例1为10岁男性患儿,因“发现尿检异常1月余”入院。尿
目的: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模型是动物实验中常用基础模型,本研究借助CIA小鼠模型,旨在探讨复方夏天无对CIA小鼠治疗效果,为复方夏天无药物更好的走向临床提供一定前期实验室参数。方法:将目标小鼠随机分为6组:模型组(A组)、正常组(B组)、阳性组(雷公藤多苷,15mg/kg)(C组)、复方夏天无低剂量组(D组)、复方夏天无中剂量组(E组
目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型肾积水是一种可能会严重损害患儿肾功能的先天性疾病,其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且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随访方案。本研究探讨了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抑制糖代谢酶活性是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筛选α-葡萄糖苷酶和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抑制活性的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中发现卫矛科卫矛属植物爬行卫矛Euonymus fortunei(turcz.)hand.-Mazz.对二者均具有抑制作用。本课题以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