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shback of an Achievement Test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Teachers'Perceptions of Achievemen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调查了北京一所高中的一次期中考试的反拨效应,目的是通过考查教师和学生如何对待期中考试的结果,进一步揭示教师对成绩测试的认识和理念。本研究采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包括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对象是这所高中高一年级的7名教师和809名学生。量化数据主要来源于调查问卷,其目的是考查教师和学生对期中考试的看法和态度,随堂听课的部分数据也作为调查问卷的补充,其目的是比较期中前后的教学有无变化,变化在何处。质的数据主要来自访谈调查,目的是找出教师和学生的一些深层次的想法和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教师和学生都从期中考试中反思了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们对期中考试前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时间较少不太满意,这一点也是学生自己不太满意的方面。另外学生对自己的听力和语法学习也不太满意。期中考试后,教师打算鼓励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活动,并多做听力和阅读练习。学生也希望老师能做更多的听力和阅读练习。除此之外,学生还希望老师多教语法,围绕课本展开教学,并给学生设计更多的练习和测验。对于自己的学习,学生打算花更多的时间背单词和课文。但课堂听课的数据显示在教学内容和使用材料上,期中前后相比并没有显著变化;教学方法也没有显著变化,课堂组织方式仍以全班教学为主,但是在这种课堂教学组织方式中,教师说话时间有显著减少,学生说话时间因此增加。因此,本次期中考试产生了混合的反拨效应。 访谈结果显示教师对于期中考试本质的浮浅认识导致了混合反拨效应的产生。出题人和教师虽然都知道期中考试的主要作用是考查学生的进步情况,找出前一段时间在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们不知道怎样设计出一份有效度的成绩测试试卷来达到这个目的。此外,在英语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阻碍了师生间的自由沟通和交流,因此详细的、相关的考试信息没有及时有效的反馈到教师那里。 基于本研究的发现和结论,作者认为教师职业发展迫在眉睫。就本研究的实际情况而言,教师需要接受关于怎样设计有效度的标准参照测试的培训,同时也要学习怎样充分利用考试结果,把考试结果详尽的反馈给学生及家长等相关人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怎样设计考试说明,使考试设计过程系统化、标准化。
其他文献
马丁·艾米斯是当代英国重量级小说家,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被并称为当代英国“文坛三巨头”。他的小说《伦敦场地》、《金钱:绝命书》和《信息》被广大读者和评论家称为艾米斯最重要的“小说三部曲”。其中,《伦敦场地》的主人公是一位具有预知能力且极其有魅力的女人尼古拉·六世,她同时引诱两位陌男子进行交往,并确信自己会被其中一个男人杀害,但是,由尼古拉精心设计的谋杀并未成功。最终真正杀死尼古拉的人正
约翰·巴斯(1930-)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实验派作家,被认为是后现代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漂浮的歌剧》是巴斯的第一部小说,1956年被提名国家图书奖。该小说讲述了一位律师,托德?安德鲁斯在寻找父亲死亡真相的同时也给自己寻找新生活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国外学者不仅对巴斯的生平以及作品做了丰富的研究,对其作品中存在与虚无主题、元小说、黑色幽默等都做了深刻分析。国内对于巴斯的研究还没有
本文运用文化价值维度理论,从主题、新增情节以及主要人物形象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木兰辞》与中国电影《花木兰》和美国动画电影《木兰》之间的文化差异。通过对三部作品的对比研究,作者分析了主要文化差异背后的原因。三部作品之间的文化差异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转换。  研究结果表明,《木兰辞》体现的文化价值维度是集体主义、高权力距离、高不确定性规避以及男性化倾向。中国电影《花木兰》体现了集体主义,高权力距
学位
人类认知常常被认为是由许多功能上相互独立的模块组成,不同模块分属于不同的认知领域,有其各自的加工模式。例如,语言和其他认知能力如算术、音乐等分属不同的心理模块,加工机制不同。然而,近年来相关认知和神经影像学的研究发现,语言和其他认知领域在结构加工上存在一定重叠。因此,对于不同认知领域是否存在共享的加工机制这一问题,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另外,先前研究中涉及的语言多为英语、德语等屈折性语言,这些研究结
漫画书在各个教育领域的普及率正在稳步上升。然而,它们仍然被认为是低质量的阅读。漫画和图画小说在世界各地的学校图书馆广泛使用,并被用于外语教育。他们不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被研究,而且被认为是提高第二语言(L2)素养和增强阅读动机的教学资源。  本行动研究旨在探讨在混合能力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未改编漫画书对提高二语阅读能力的优势。本研究调查了30名具有混合语言学习能力和混合英语学习背景的中国小学生。  
学位
英国修辞学家I.A.Richards曾经说过,“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隐喻研究取得非常大的进展,国内语言学家以隐喻为核心,进行了系统的评述。1980年,Lakoff&Johnson合著的巨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研究转向为认知方向,打破传统隐喻的观念,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为隐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向。众多中国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概念隐喻研究中存在
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探讨在我国外语教育研究中不断地受到关注。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主能力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如何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使学习者能够积极地投入英语学习中,只靠传统的教材和课堂外语教学已经不能解决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英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习者的需要,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研究性学习任务,建立学习资料夹等学习项目的应用在我国英语教学研究中也逐
学位
传统隐喻观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亚里斯多德时代,认为隐喻是一种文学修辞手段。然而,近几十年的研究充分证明了隐喻的认知本质。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隐喻无处不在。在认知隐喻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示理论基础之上,本论文进一步从认知的视角来分析隐喻的结构性及其与文化的关联性,说明隐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语言及社会文化现象,并且通过实验讨论如何构建隐喻意义。本论文通过问卷测试形式就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专有隐喻和中英共有
学位
北京市中考英语的阅读理解部分采用了两种题型:多项选择题型和简短回答题型。这两种题型中,前一种是传统题型,后一种则是2004年才引进的新题型。由于中考是高利害测试,所以考试中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学习和教学产生影响。一方面,关于简短回答题型的测试方法效应的研究十分缺乏,另一方面,虽然中考采用简短回答题型已经有差不多三年时间了,但是针对此新题型的反拨作用的研究还几乎没有。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简短回答题型的
学位
本文以Halliday和Hasan(2001)关于衔接手段的分类法为理论基础,从对比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大学生在英语记叙文写作中使用衔接手段的异同。本次研究材料包括中美大学生英语记叙文共100篇,中国大学生的50篇记叙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北京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复旦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南京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和《厦门大学学生优秀英语作文选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