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MU的单兵自适应导航系统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o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MIMU的单兵导航系统可以在多种环境下完成自主导航任务,为单兵提供精准且实时的导航与定位服务。本研究从单兵导航的适应性出发,主要针对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设计一套基于MIMU的单兵导航设备以及软件算法;二是提升单兵导航系统对不同人和复杂运动的适应性,使得任何作战人员安装上本设备就可以使用,免去复杂的调参过程;三是提升单兵导航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使用基于视觉/惯性组合的单兵导航设备,弥补纯惯性导航的不足,扩大导航系统的适应性。该系统重点着眼于卫星拒止条件,以微惯性测量模块为核心器件,以视觉传感器等传感器作为辅助导航模块,提高单兵导航系统的适应性,便利性,鲁棒性,为战士提供较精准的导航定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实现一套便携式单兵导航系统,包括足部信息采集模块、视觉惯性数据采集模块、电台通信模块、手持终端上位机及上位机软件。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并解算导航定位信息,将导航结果实时展示在手持上位机软件中。同时该模块能够一键启动,便于操作,界面友好,一旦连接上蓝牙/WIFI,便可实现信息共享。室内室外实验验证了该模块的稳定性、高效性、便携性。2)针对单兵导航系统在不同个体上和复杂运动条件下使用的参数差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零速检测方法。设计了超声测距模块用以制作零速检测的学习标签,建立了用于深度学习的数据集,训练了深度学习模型,并验证了深度学习应用于零速检测的有效性,为单兵导航系统运动的适应性提升奠定基础。3)针对单兵导航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对环境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惯性组合的单兵导航系统。设计实现了视觉/惯性标定方法并评估了标定精度,研讨了视觉/惯性组合导航相关算法,设计实现了算法,并建立了一套视觉/惯性实时导航系统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了视觉/惯性单兵组合导航的有效性、可行性,同时实验验证了室内外视觉/惯性导航的通用性。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一是设计了一套单兵导航系统模块,使得使用者可以快速适应该单兵导航系统。二是,将深度学习算法引入零速检测中,通过智能的方法对单兵导航系统进行优化,提升了单兵导航算法对不同人和复杂运动的适应性;三是,将惯性视觉组合导航算法引入单兵导航中,并提升了单兵导航系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从三个方面综合提升单兵导航系统的作战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城市问题,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孕育而生。短短几年间,共享单车发展迅猛,从开始的有桩共享单车发展到更加便捷的无桩共享单车。其中,mobike和ofo两家无桩共享单车品牌发展最广,对社会的影响最大。但是,由于共享单车的爆发式发展,导致共享单车在管理方面的滞后,使得共享
学位
可视性,是指观察者视点对其他空间目标点的可见程度,所有可见目标点的集合,构成了当前视点下的可视域。可视域分析是空间分析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地理空间认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路径规划、导弹突防、景观分析、通讯基站选址等领域。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GIS数据的不断丰富,三维场景日渐复杂,技术发展、分析效果和场景应用的综合需求使得复杂三维场景的快速可视域分析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对提高用户的
学位
建模是飞行器进行仿真实验的基础。现代飞行器内在机理复杂,在飞行过程中表现出非线性、强耦合、时变等特性,使得传统的机理建模方法建立的数学模型难以满足应用要求。智能技术的发展为非线性系统建模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人员可以从飞行器的半实物仿真试验和飞行试验中获得海量的试验数据,为飞行器数据驱动建模提供了数据基础。本文以小型无人直升机高度控制系统、电动舵机、航空制导炸弹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在线使用场景和
高光谱图像描述了目标分布的二维空间图像信息和目标光谱特征的一维光谱信息。传统的基于特征提取的高光谱识别方法由于存在特征丢失的弱点导致识别精度不高。基于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识别方法由于神经网络强大的表示能力可以获得较高的识别精度,但是神经网络只能识别和训练集类别相同的称为已知类的目标,对于来自训练集类别之外的称为未知类的目标,神经网络不能把它们检测出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研究了高光谱已知目标识别和未
学位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推广,如何基于新课标中六要素整合的理念并围绕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小学英语教学的“痛点”和“堵点”,试图通过实践探索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模式,提出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思路和活动流程,并以人教版教材的教学为案例,为开展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提出建议。
黑盒模糊测试出现三十多年来在漏洞挖掘领域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发掘了大量有价值的漏洞。基于覆盖率引导的模糊测试是一种灰盒化的模糊测试,因其在实际测试中展现的优良性能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目前大部分灰盒模糊测试工具是利用编译时插桩和系统模拟来获取路径反馈信息,并且覆盖信息的记录也是在一种粗略的维度上进行的。这种粗粒度的路径记录方式一方面因为有限的记录空间无法避免路径碰撞,另一方面也无法有效地为模糊测试提供